夏季嬰兒游泳小貼士
暑假來了,游泳池成了家長和孩子們歡樂的海洋,就連剛剛興起的“嬰兒游泳館”也多了不少寶寶們光顧。孩子們游泳的時機如何掌握?如何避免游泳后遺癥?關于嬰兒游泳又該注意哪些細節?對于這些問題,家長們常常是一頭霧水,那就聽聽專家咋說吧。

時間要選對
飯后不宜立即下水
剛吃完飯,胃腸消化食物本身需要消耗體能,游泳又需消耗更多體能,因此剛吃完飯就游泳,體能消耗非常大,容易導致頭暈,甚至上岸后頭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而且剛吃完飯時,胃內食物尚未消化,游泳時水壓壓迫著腸胃,會導致嘔吐。
另外,當孩子劇烈運動或饑餓時,體能下降,也不宜游泳。孩子在大汗淋漓時也不宜馬上進入水池,應先用干毛巾擦干汗水,待毛孔收縮后再入水池中。建議在游泳前半小時可以給孩子吃點兒食物,做到不餓、不飽脹。
另外,家長要教會孩子看游泳池內的標記,以免誤入深水池內。入水池前,帶領孩子做熱身活動,并養成習慣。
慎選游泳場所
遠離游泳后遺癥
專家認為,結膜炎、中耳炎、呼吸道感染、頭痛、惡心、嘔吐等都是游泳后孩子們出現的常見后遺癥。游泳時,不少家長都為孩子們佩戴了泳鏡、耳塞、鼻塞,以為這樣就萬無一失了。其實,對孩子而言,呼吸道同樣應引起重視,每年有不少孩子游泳后即出現發燒癥狀,正是由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
專家認為,經常吞入不干凈的水是孩子出現呼吸道感染和各類炎癥的主要誘因之一。另外,頭痛癥狀多因嗆水或暫時性腦血管痙攣供血不足造成,發生頭痛時應迅速上岸,用大拇指對準頭部太陽穴進行旋轉按摩,并及時給頭部保暖;頭暈癥狀多因游泳時間過長、機體能量消耗過大,導致血糖降低,加上身體疲勞、饑餓而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