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常流口水或是疾病表現
基本手法
★患兒仰臥,以掌心在腹部作順時針方向團摩5分鐘。
★以兩手大拇指自中脘至臍向兩旁分推20-50次。
★清、補脾經:拇指橈側羅紋面100次。
★揉板門:手掌面大魚際頂面300次。
★患兒俯臥,以中指指腹按揉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各1分鐘。 ⑥按揉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各1分鐘。隨癥加減。
脾胃虛寒型
癥見流涎不止,涎液清稀,面色蒼白,四肢不溫,大便稀薄、小便清長,舌質淡,苔白而滑。
★基本手法中減去清脾經100次加補脾經至300次(離心為清,向心為補)
★掐揉四橫紋(位于食、中、無名、小指掌側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100次。
★揉外勞宮(此穴在手背側,與手掌側的勞宮穴相對)100次。
★揉小天心(位于手掌根部,大魚際與小魚際相接處)200次。
脾胃氣虛型
癥見流涎清稀,面色萎黃,食欲不振,體倦乏力,舌質淡,苔薄白。
★基本手法去清脾經100次加補脾經至300次。
★補肺經(無名指末節羅紋面)300次。
★推三關(前臂橈側,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條直線) 300次。
★運內八卦(以掌心為圓心,至中指根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畫一圓,八卦穴即在此圓上)100次。
脾胃積熱型
癥見小兒流涎,涎熱而粘,口角糜爛,口臭而渴,煩躁不安,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
★基本手法去補脾經100次加清胃經(手掌大魚際外側赤白肉際交界處)200次。
★退六腑(前臂尺側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200次。
★清天河水(前臂內側正中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100次。
心脾郁熱型
癥見小兒口涎外流,涎液粘稠而熱,心煩不安,口赤口臭,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薄黃。
★基本手法去補脾經100次加清小腸(小指尺側從指端到指根成一直線) 300次。
★退六腑200次。
★清心經(中指末節羅紋面)200次。
小編溫馨提示:寶寶常流口水或是疾病表現。所以為了更好的保證寶寶的健康,我們在發現了寶寶流口水的情況之后,如果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的話,則不妨試試以上的方法緩解。如果是病理性問題的話,則需要盡快到醫院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