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家庭日常護理手冊
小兒換乳牙父母莫慌張

人的一生有兩口牙,一口是乳牙,從嬰兒6個月時開始生長,共有20顆,兩歲左右長齊。從6歲左右生長的第一顆牙開始,換上第二口牙——恒牙。乳牙在這個時候開始順序脫落,恒牙要比乳牙多出8~12顆,即新長出的恒牙上、下每排各為14~16顆,恒牙總數為28~32顆(有的人終身不長智齒)。
首先,對寶寶新生的門牙不齊或磨牙現象,父母不必擔心。新牙長出后,切緣(即牙尖)不齊,需要逐漸磨平,寶寶會不自主地咬磨“找齊”。7歲左右時,上邊的兩顆門牙長出,父母又發現孩子的兩個門牙不挨著,中間有間隙,很擔心兩顆門牙會就此分開。其實這是牙齒萌出后的發育過程,兩邊的牙長出后,門牙就會慢慢靠緊。
如果間隙過大,影響到兩邊牙齒生長,使間隙無法關閉,就該到醫院找口腔醫生進行矯治了。
其次,當孩子的新門牙長出后,不少父母又覺得孩子長了“大板牙”,很難看。這也不必擔心,如果恒牙和乳牙一樣大,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頜面部發育生長到成人時,牙齒反倒會因為過小而變得很難看了。
第三,孩子換牙時常有“雙層牙”的現象。這是因為門牙一般從乳牙內長出,而當孩子的乳牙還沒脫落,而旁邊又長出新牙時,就會出現雙層牙。“雙層牙”危害性不小,不但限制了孩子頜骨的正常發育、影響面容美觀,還將影響上下牙的咬合,有礙咀嚼能力,影響進食和消化吸收。所以發現孩子長“雙層牙”時,及早去醫院拔掉乳牙,讓出恒牙生長的正常位置。
正常的乳牙有促進頜骨發育、維持后繼恒牙萌出位置,引導后繼恒牙萌出的作用,如因外傷等原因造成乳牙過早缺失,家長也要盡快請醫生制作保持器,保證它們的間隙不會縮窄,為恒牙的正常生長打好基礎。
最后,如果恒牙遲遲未出,可能是恒牙的頜骨內位置異常,阻礙恒牙生長,也可能與兒童身體健康和營養飲食以及遺傳等因素有關。應帶孩子到醫院做全面檢查,對癥治療,切不可用吃補藥、激素等方法促進牙齒長出,否則會帶來不良后果。
孩子開始換牙后,家長要經常觀察孩子新牙的生長情況。有些兒童在出牙和換牙時出現吐舌、吮指、舔牙、咬鉛筆、咬嘴唇等不良習慣,家長應及時糾正,否則會造成牙齒的畸形,影響孩子牙齒咬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