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兒童慎用深海魚油制品
海魚、海蝦肉質鮮美、刺少、營養豐富,成為人們餐桌上的高檔食品。海魚制品因為有其他制品所不可替代的保健效果,而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喜愛。比如深海魚肝油能給人提供充足的維生素A、D,鯊魚精有吞食癌細胞的功能,DHA能改善人腦功能、提高記憶力,而這種物質在其他食物中很難找到,所以很多媽媽都給自己的寶寶使用。但美國科學家近日對婦女、兒童食用海魚和海魚制品提出了警告:慎食海魚及其制品,以防止發生汞中毒。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宋文質說,汞中毒的癥狀是神智不清、走路不穩。
3月19日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簡稱FDA)和美國環保署聯合發出通知,根據美國科學家的多年監測和研究,海洋魚類含有大量的甲基汞。通知中特別提到有些海洋魚類像鯊魚、鯖魚是不可以吃的,因為它們的汞含量要高于其他海洋魚類。雖然我們的餐桌上很少有這幾種魚,但令人擔心的是,深海魚制品已被我們越來越多地食用。據介紹,汞是一種重金屬,人體內汞含量輕微超標對成人的危害雖然并不明顯,但卻能破壞兒童的神經系統。專家建議兒童、孕婦應盡量少食用深海魚類和深海魚油。
其實,海魚含汞的現象最早出現在70年代初的日本。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宋文質說,因為日本化工廠不斷向海里排放含汞的廢水,海水里的汞被浮游生物消化后變成了有機汞,即甲基汞,小蝦把浮游生物吃掉后又將汞積累在自己的體內,然后小魚吃小蝦、大魚吃小魚,在這個食物鏈中,汞在不斷地聚積,等到了鯊魚等大魚的體內,其毒性比原來高出幾十倍,并能順利通過人體的腦血屏障,對人的神經中樞直接產生破壞。宋教授說,汞中毒的癥狀是走路不穩、瘋瘋癲癲。
但FDA的專家說,也沒有必要談魚色變,有些海魚還是可以適量食用的,像三文魚、蝦、吞拿魚等。他們建議,這類海產品每周的食用量應低于340克,其他海產品包括貝類、白吞拿等,每周攝取量不要多于17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