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不笑體內缺鐵
哭和笑是人類的兩種極端表情,也是宣泄感情的方式,但在嬰兒的世界里,哭和笑不僅僅意味著表情,還能有效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鍛煉身體。
據沈陽市婦嬰醫院兒科主任王妮介紹,嬰兒在發育過程中,3個月左右就能笑了,通常發笑是看到家人熟悉的面孔或新奇的畫片或玩具,而且嘴里還會發出“呵呵”的聲音,小胳膊小腿也都不閑著;吃飽睡足后,即使看不到外界的刺激,嬰兒也會發出笑聲,這是嬰兒與他人交往的第一步,在心理發育上也是一次飛躍。這兩種笑都有益于大腦的發育,前者是對大腦的良性刺激,后者是心理反應。
笑還是一種“器官體操”,能夠通過胸部與腹部的共振對內臟起到按摩與鍛煉的作用,有助于肝臟的發育,同時也能增強胃腸蠕動,幫助消化。
哭是嬰兒在運動。因為嬰兒的啼哭動作可使肺活量擴大,促進肺部發育,對聲帶也是一種鍛煉;啼哭時手舞足蹈是對肌肉關節的鍛煉。哭出來的眼淚能沖洗眼眶的排泄物,保持眼球處于干凈的環境中,能預防眼病。
父母應多與寶寶接觸,并用歡樂的表情、語言以及玩具刺激孩子,讓孩子吃飽睡足,并盡量多笑、早笑。如果嬰兒笑得少,則可能是體內缺鐵。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