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正確飲食嬰兒不得濕疹
濕疹是嬰兒常見的皮膚,也稱作“奶癬”,多發生在新生兒滿月后到兩歲之間,初發年齡多集中在6個月以內,與過敏、遺傳和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孕哺期母親不當
三中心醫院皮膚科主任邊鵲橋介紹:母親孕哺期結構不佳也是嬰兒濕疹發生的誘因之一。哺乳期母親的乳汁成分在很大程度上與母親的有關。大量食用魚、蝦、牛奶、雞蛋等高蛋白可能使嬰兒更易患濕疹。因此,孕期及哺乳期母親應注意結構,合理搭配,少食用腥發刺激之物,蛋白類也要適當控制,以防止嬰兒濕疹的發生。
防濕疹 嬰兒應正確喂養、護理
90%以上的食物過敏是蛋、牛奶、魚、蝦、大豆、堅果引起的,因此,嬰兒在4—6個月內最好完全喂養。
有濕疹的孩子應適當推遲添加輔食的時間,添加時應慢,一種一種加,讓孩子慢慢適應。另外,補鈣的嬰兒出現濕疹的幾率明顯比不補鈣者低,因鈣劑能增加毛細血管的致密度,降低其通透性,減少滲出,具有消炎、消腫及抗過敏作用,因此,對已患濕疹的嬰兒進行補鈣也是一種有效的預防治療措施。
要預防嬰兒濕疹,除了結構外,在護理上應注意:衣服應選用純棉,最好不要使用化纖和羊毛織物;保持皮膚的清潔,要用溫水洗臉、洗澡,用嬰兒專用的溫和的洗澡用品,保護皮脂膜,減少濕疹發生的可能;不要過多地包裹嬰兒,環境過熱嬰兒皮膚處在汗液的潮濕環境中容易導致濕疹的發生。
激素要少用
目前治療濕疹的藥物種類繁多,大多數含皮質類固醇激素,目前推薦用大量潤膚劑和少量藥物來治療。藥物劑型的選擇依據濕疹表現而定,最好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前段時間的苗嶺事件就是因為號稱沒激素,讓很多人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