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預防孩子感冒的幾大原則
預防早春感冒非常重要,雖然已過立春時節,但冷空氣再度襲擊本市,帶來了寒冷異常的“倒春寒”。這股冷空氣使得呼吸系統、心腦血管再次出現高發態勢,據多家醫院粗略統計,感冒、哮喘、支氣管炎急性發作和肺氣腫等呼吸道患者已占就診患者近一半,另有四分之一患者是心腦血管病和胃腸道。
老人和孩子是患病的主要人群,占所有病人的70%以上。老年人的主要問題集中在舊病復發,孩子仍以呼吸道為主。
據急診科主任陳兵介紹,早春是一年之中人們最容易得病的時期,主要是因為此時天氣冷暖無常,人體預防機制還不能適應氣候變化,特別是老人和兒童。在倒春寒的天氣里,老年人、中風、心絞痛以及心肌梗塞發病明顯增多,老慢支、哮喘、消化性潰瘍,慢性腰腿痛等慢性病也常常復發或病情加重。本周心絞痛的老年人相對較多,這與寒冷突襲刺激,老年人心肌耗氧增加、左心室負荷加重以及冠狀動脈痙攣密切相關。
對于孩子們來說,經歷了前一段時間的溫暖天氣,他們對寒冷的適應性已經下降,加之身體調節功能不完善,氣溫驟降添加衣服不及時,使他們極易發生感冒等呼吸道。本周孩子們的感冒多數都有明顯的鼻塞、流清鼻涕癥狀,高熱兒童較少,多數發熱孩子體溫在38.5℃左右。
呼吸科主任肖瑯說,倒春寒天氣最易傷害老人和孩子的身體健康,“春捂”是預防倒春寒傷身的一條重要原則。無論天氣冷暖,老人孩子清晨或夜晚出門都應增加衣物,切忌出汗后馬上脫衣。
另外,還需注意和生活調養。在上,早春時節的營養結構要以優質蛋白為主,多食雞蛋、魚蝦、牛肉、雞肉、兔肉和豆制品以及芝麻、花生、核桃、菌類、黑木耳等食物,以適應天氣漸暖活動增多人體能量消耗增加的需要。生活上,室內要經常通風,天氣晴好時適當增加戶外活動,以增強抗病能力;要注意休息和保持情緒穩定,精神和體力都不要過度疲勞和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