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上廁所
2.保教人員要向幼兒家長詳細詢問幼兒的入廁習慣。
為讓幼兒適應集體生活,保教人員要耐心指導,及時提醒幼兒排便,不可硬性規定和限制時間。在此基礎上,再逐步培養幼兒良好的排便習慣。
3.要創設良好的環境。廁所是幼兒園必要的設施之一,在明亮清潔的廁所里,幼兒心情愉快,有利于排便。
4.幼兒人廁時也受保教人員的情緒、態度、語言等精神環境的影響。
如幼兒便污了褲子,你若對他(她)說:“你怎么會把褲子尿濕。”就會使他(她)更加難堪,增加心理負擔。但若親切地告訴他(她):“我知道你不是有意的,以后提前告訴老師好嗎?”這樣,會消除幼兒的緊張感,增強他(她)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使他(她)不再會對類似事情煩惱,從而影響心理健康發展。
5.要抓住教育時機。人廁與幼兒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教育幼兒的最好機會,往往發生在廁所里。
(1)幼兒觀察異性的問題。孩子們往往在幼兒園人廁時,發現男孩女孩不一樣。對此,保教人員應抓住時機,教育幼兒體驗自己與別人的不同,逐步明確性別差異,在特定的環境下,這種教育方式極其自然,以消除幼兒對此問題的迷惑。
(2)幼兒在廁所逗留問題。這不一定都是在里面打鬧、玩耍。有時幼兒感興趣的是管道設備,喜歡看排水沖便。教師不妨給幼兒講講原理,不要壓制其求知欲;有時幼兒在廁所交談,這是因為這里沒有人“監視”,可以自由交往,隨心所欲,教師不妨思考一下,今后為幼兒提供和創造更多的自由活動機會和時間,以減少此類情況的發生。
母嬰小編溫馨提示:知道了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孩子上廁所,為了更好的引導孩子上廁所,我們要注意以上事項。當然,在幼兒入廁過程中反映出的問題不少,也很值得保教者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