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常見事故處理方法
保持身體溫暖。出血較多時,幼兒身體會特別冷;所以要加蓋毛毯、被子等物品,使身體保持溫暖。
對于意識清醒的受傷幼兒,要用溫柔的語言安慰他,消除他的緊張情緒,不能搖晃他,表現出很焦急的神態,不利于幼兒保持安靜。
面部淤血多是由于跌傷、鈍器打擊或碰撞引起。頭皮血腫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受傷后不要反復揉搓腫起的包塊,只需要局部按壓或給予冷敷就行了。對于比較大的頭皮血腫應去醫院檢查治療。
急救措施
冷敷。用冷毛巾或冰塊冷敷淤血或腫脹處,這樣可消除腫脹和疼痛。
消毒。用雙氧水消毒傷口,如有出血時,可覆蓋干凈的紗布,加壓止血。
保持安靜,細心觀察。頭面部受傷的幼兒,表面上雖沒有什么癥狀,但有時經過一段時間后情況會惡化,所以要讓患兒安靜休息1日左右,以便觀察。墊高頭部平躺,盡量不要移動。如需要移動,可由2~3人平穩地抬起患兒,輕輕搬運。
寶寶摔、跌傷怎么辦?

隨著幼兒的發育成長,兩歲以后他的活動能力增強,運動量增大,從會走到會跑會跳,跌倒、摔傷是很常見的。再加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和興趣的增加,在玩耍和日常生活中受傷的機會多起來。很容易摔傷,跌傷面部、口唇、牙齒、膝蓋,甚至更嚴重的骨折及頭部外傷。
急救措施
輕微摔、跌傷的處理:
如果傷口污染不嚴重,也不太痛,如表皮擦傷,可用冷開水或自來水清洗局部,然后用酒精或白酒涂抹即可,也可以用紅藥水。如果局部青紫腫脹,用紅花油等有利于消腫的外用藥物涂在受傷部位,直到消腫為止。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受傷時碰到鐵器上,并有傷口,就不可掉以輕心,傷口可能會被破傷風桿菌感染,而誘發破傷風。這時家長應及時帶領患兒到醫院做相應的檢查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