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原因及危險性大起底
寶寶發燒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事情,孕產專家介紹說寶寶發燒雖然是個小病,但是也是不能大意的,因為寶寶發燒是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其中肺炎就是常見的一種,下面小編就盤點一下寶寶發燒的原因,以及各種原因導致發燒的危險性大起底。
第一名:感冒 危險指數:★★★★★(第5名)
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細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
癥狀不一,體溫或高或低,多伴鼻塞流涕、噴嚏、輕咳、咽部充血。醫師會給予“癥狀治療”藥物,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但若照顧不當,并發中耳炎、腦炎、腦膜炎等,就會有高燒39℃以上的危險。
第二名:耳鼻喉發炎 危險指數:★★★(第7名)
耳鼻喉的問題通常會有發炎現象,所以會有紅腫的產生,是一種病毒感染。癥狀多變,常見的有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紅腫(寶寶通常不愿意進食)等。醫師會給予“癥狀治療”藥物,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該疾病容易并發中耳炎、耳突炎、肺炎等,也會有高燒39℃以上的危險。
第三名:玫瑰疹(幼兒急疹) 危險指數:★★(第8名)
因玫瑰疹病毒感染而得名。1歲前后的寶寶最容易得。典型的癥狀就是會莫名高燒(39℃以上),大約持續3~4天,然后起紅疹(此時燒會退去),紅疹通常會慢慢消失,不會留下任何疤痕,也沒有其他并發癥,家長不必擔心。
第四名:打預防針 危險指數:★(第9名)
因施打疫苗而有輕微發燒的寶寶很多,但會引起較明顯發燒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的疫苗后。若有身體不適或感冒則不適合帶寶寶去打疫苗,以免癥狀混淆。72小時內是注射預防針發燒的觀察期,超過就不是因為疫苗而引起的發燒了,家長要另外做判斷。
第五名:敗血癥 危險指數:★★★★★★★★(第2名)
它是一種細菌侵蝕到血液中的疾病。通常是近親聯姻、先天免疫不良或使用高劑量類固醇的結果。有敗血癥的患者會有1/3幾率合并腦膜炎,所以危險性排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