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給寶寶喂藥經常犯的錯誤
錯誤4:任意加大或減小藥量
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小藥箱,很多時候都是家長自己充當“醫生”來給寶寶配藥。但有些家長求愈心切,認為加大用藥劑量能使病癥早日獲愈,便盲目給寶寶加大服藥劑量。
用藥劑量大,其毒副作用也越大,嚴重的會導致急性或蓄積性藥物中毒;而有些家長見幾天用藥沒療效,于是頻繁更換其他藥物,這樣的做法不僅難以獲得應有的效果,而且還會使機體產生耐藥性和不良反應,使治療更趨復雜化。還有些家長給寶寶服藥隨意性大,想起就喂,忘了也無所謂,結果不但治病效果欠佳,而且還容易引起細菌產生耐藥性和抗藥性。這些都是家長們應該警惕避免的。
錯誤5:過長時間吃藥
寶寶感冒,媽媽認為是小事,便自己找藥給寶寶吃,一連吃了好幾天,病情好像都沒有好轉。像這種情況,吃某些藥已兩三天還未見好轉,便應該不要再吃了,很可能寶寶的病癥非表面看來那么簡單,須盡快帶他去看醫生。不然有可能延誤有效的治療期或者使疾病惡化媽媽都不知道呢。
錯誤6:盲目應用退熱藥
新生兒及嬰兒比較容易發熱,這是因為新生兒和嬰兒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環境溫度改變或喂水不足時也會出現發熱的體征,但家長千萬不能因此而喂小寶寶吃退燒藥,部分退燒藥如阿司匹林、小兒退熱片、APC等都是新生兒的禁用藥。
處理嬰幼兒發熱的最好辦法是采取物理降溫退燒和多喝水,如打開包被暴露肢體、用濃度不超過30%的酒精擦洗頸部及手腳掌心、枕冷水袋等。高燒不退的寶寶應立即送院就醫,聽從醫生指示服用藥物。
母嬰小編溫馨提示:爸爸媽媽給寶寶喂藥經常犯的錯誤。所以我們在給寶寶喂藥的時候,要注意以上的事項。當寶寶生病了之后,不要亂喂寶寶藥吃。如果寶寶需要吃藥的話,要采取正確合理的方法胃喂藥,而不是以上幾種錯誤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