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小兒腹瀉媽媽們有高招
寶寶的健康是媽媽關心的首要問題,也是媽媽們必須要掌握的一類育兒知識。在諸多的寶寶健康問題之中,比較常見的一個要數腹瀉了。小兒腹瀉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嬰幼兒疾病,所以甚為媽媽我們一定要掌握小兒腹瀉的應對方法。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食療大國,正所謂是藥三分毒,用藥治療不如用食療的方法來進行調理。那么具體來說,如何應對小兒腹瀉呢?我們在下面準備了八個食療的小方法,對于緩解小兒腹瀉功效顯著,相信看過這些媽媽育兒經之后,你就知道如何應對小兒腹瀉了。
1、姜茶飲 干姜3克,綠茶6克,研成細末后加少量白砂糖,用開水沖服。干姜所含姜辣素會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健胃作用;綠茶有抑菌和收斂的作用。
2、焦米湯 將米粉放在鍋內用文火炒至焦黃,加少量糖和水煮沸后服用。焦米湯有一定的能量,米粉炒熱后可使部分淀粉轉變成糊精,利于消化吸收,炒焦后的淀粉還有吸附腸內細菌、毒素及氣體的作用。
3、胡蘿卜湯 將500克胡蘿卜剁碎,加1500克水煮沸45分鐘,用細篩過濾,去渣取濾液,加5%糖(即按100毫升加5克糖的比例)。富含堿質和果膠,能吸附細菌及毒素,并有助于大便成形。
4、酸牛奶 在煮沸冷卻后的鮮牛奶中加入無毒的乳酸桿菌,經發酵即成。或在1升鮮牛奶中慢慢滴入80%的乳酸5—8毫升(橘子汁60毫升或檸檬汁20毫升也可),并且不斷攪勻即可制成酸牛奶。其凝塊較小,易于消化,含有酸類物質,可協助鈣的吸收,減少胃酸消耗,并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如感到制作困難,可選擇市售酸奶。
5、脫脂奶 將鮮牛奶煮沸后冷卻,并靜置12小時,將表面薄膜及頂層1/4的奶液吸掉便成。脂肪含量從鮮牛奶的3.5%降到0.5%,易于消化,但因能量較低,故僅可短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