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過程中的意外險情及救治方法
小兒在不懂事的時候,總是意識不到危險的存在。尤其是很多貪玩愛動的孩子,生活中更是容易發生一些意外,這些情況的出現可能會讓父母束手無策,或者是不知道該如何救治。母嬰專家指出,在育兒的過程中發生意外情況是不可能避免的,這個時候我們作為父母就要學習一些應對的措施才行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育兒過程中的意外險情及救治方法。
咬斷體溫計:莫驚慌
正上幼兒園的萌萌,因感冒發熱,吃藥打吊針兩天,病情好多了。今天早上起來,媽媽給她量體溫,將體溫計擱在萌萌舌下就出去了。不一會,萌萌卻哇哇地哭起來,媽媽一看,發現孩子已將體溫計咬碎了,并吞下了一小截,連體溫計里的水銀也吞到肚里去了。
爸爸和爺爺都來到孩子身邊,問她肚子痛不痛,孩子說不痛。爺爺趕快拿來一杯鮮牛奶讓她喝下去。爺爺聽別人講過,水銀和蛋白結合后才能阻止其吸收。接著,一家人趕緊打的來到醫院,請求醫生給孩子洗胃,免得發生汞中毒。
兒科醫生接診后,經過問診,得知孩子沒有腹痛、吐血等情況,接著檢查口腔和咽部都無損傷痕跡。便安慰孩子的家人不必緊張,告訴他們沒有必要洗胃。家長可密切觀察孩子的情況,炒一盤韭菜,韭菜不要切得太短,讓孩子吃下去。長段的韭菜在胃腸道不會完全被消化掉,在腸道蠕動時會逐漸裹住碎玻璃和水銀珠推向肛門,能起到保護胃腸黏膜的作用。過一兩天,吞下的異物就會隨大便排出來了。
萌萌的家長對醫生的囑咐一一照辦,結果破碎的玻璃和水銀第二天就隨大便排了出來。
咬斷體溫計可引起汞中毒的觀點是錯誤的,其錯誤在于混淆了金屬汞和離子汞的區別。體溫計內的水銀是金屬汞,它在胃腸道內幾乎不被吸收,也很難起化學變化,不會轉變為有毒的汞離子;鮮牛奶中的蛋白質也不能與水銀相結合,故體溫計中的水銀入肚后,一般一兩天便能隨大便排出體外。應當提醒的是,在吞入水銀后,孩子的大便不要拉在地上,因為拉在地上的水銀是很難清掃干凈的。俗話說,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它會變成無數小汞粒,遍藏在室內各處,長期揮發,便會形成汞蒸氣,造成室內空氣污染,吸入后會引起汞中毒。
若地面上水銀量多,可灑些硫磺粉與之結合,然后清潔地面即可。
知道了育兒過程中的意外險情及救治方法,如果孩子發生了意外,大多數情況下,可能父母都很難做到冷靜處理,可能會出現亂作一團的情況。這個時候,作為父母,我們就需要提前有所準備,未雨綢繆,這樣才能更好的應對。因為,小兒發生的某些意外,大多數是有驚無險的比較多,所以父母不必過分的幌子,要正確認識,科學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