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喂養新論分階段論營養需求
寶的喂養是長大的基礎,只有不斷的補充營養元素,才能促使寶寶不斷的長大,但是對于嬰兒來說不會吃飯,只能吃奶,小編想要說的是不同月齡寶寶的營養需求是不同的;而且等寶寶在長大些,到添加輔食的時候,再到完全吃飯的時候,各個時期的營養需求也是不一樣的。
● 第一階段:孕前 補充葉酸做準備
根據“分階營養需求”理論,我們不僅要在孩子出生之后,甚至在母親懷孕之前就應該注重營養補充,以便給未來生命孕育儲存需要的營養元素,否則造成的損失將無法彌補。比如葉酸的補充。“未準媽媽”一方面從食物中可獲得足夠的葉酸,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補充葉酸片攝入充足的葉酸。如果我們沒有補充足夠的葉酸,“懷孕”后有可能會導致胎兒神經管畸形。
● 第二階段:孕期 重點強化補缺失
孕期要注意關鍵營養素的及時補充。對于中國人來說,中國膳食結構與飲食習慣,容易造成孕期媽媽鈣、鉄、鋅、蛋白質、維他命B1、維他命B2和維他命C等7大營養素缺乏,影響孕期胎寶寶的健康發育。因此,中國準媽媽有必要關注自己的飲食習慣,為胎兒的發育提供該階段必須的均衡營養,而不是隨著習慣來,想吃啥就吃啥,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 第三階段:0-6個月 母乳喂養助消化
出生以后,對寶寶影響最大的是環境的改變。在宮內的時候,是依賴媽媽、被動攝入所有營養,出生以后必須靠自己得到食物并且消化食物,這對于寶寶未完全發育成熟的消化系統是個巨大挑戰。0-6個月的寶寶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廢物排泄能力低,不僅容易發生消化紊亂,導致消化不良影響營養攝入,還容易出現腹瀉等疾病,影響寶寶的快速成長。媽媽要注意,這時候要關注寶寶的消化吸收。最好是堅持母乳喂養。如果實在沒有母乳,在挑選奶粉的時候,要留意是不是有利于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是不是注意了關鍵營養素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