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糊涂之舉傷害寶寶健康
糊涂之舉3:多吃肝臟補維
有父母覺得,動物肝很有營養,又含有很多維生素A,給寶貝吃得越多越好。
明智之舉:研究表明,肝臟具有通透性高的特點,血液中的大部分有毒物質都會進入到肝臟,因此動物肝中的有毒物質含量要比肌肉中多出好幾倍。除此之外,動物肝中還含有特殊的結合蛋白質,與毒物的親和力較高,能夠把血液中已與蛋白質結合的毒物奪過來,使它們長期儲存在肝細胞里,對健康有很大影響。其實,動物肝只吃上很少的量,就可獲得大量的維生素A并儲存于肝臟。一般來講,未滿1歲的寶貝每天需要13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A,1~5歲每天需要1500國際單位,相當于每天吃動物肝時吃12至15克左右。
糊涂之舉4:雞湯比雞肉有營養
更有父母認為,給寶貝吃雞時,要多喝湯少吃肉,雞湯的營養比雞肉好。
明智之舉:營養學家指出,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道理的。雞湯雖然味道十分鮮美,但雞湯中所含的蛋白質僅是雞肉的10%,脂肪和礦物質的含量也不多。但是,雞湯中的營養雖然比不上雞肉,可湯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幫助消化。因此,最適宜的做法是湯和雞肉一起吃。
糊涂之舉5: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越多越好
有父母認為,給寶貝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越多越好,比如多補充維生素A、D。
明智之舉:雖然維生素和礦物質對嬰幼兒十分重要,然而也不能給寶寶過量地攝入或濫用,否則會對寶寶身體產生不利影響,造成的危害比如會有維生素A、D中毒等。 維生素C對人體有許多益處,但長期大量服用,血漿中維生素C的濃度一直處于飽和狀態,幼兒容易產生草酸鹽尿。現在市場上有許多專為兒童配制的口服營養補劑,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脂肪、蛋白質及糖類,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但也不能長期多量服用,否則會造成消化不良,發生腹脹、腹瀉等癥狀,反而阻礙了小兒的生長發育。
糊涂之舉6:母乳不如奶粉有營養
有父母覺得,母乳看上去稀稀的,沒有奶粉沖出來的牛奶那樣濃,所以放棄母乳喂養,以牛奶替代母乳
明智之舉:母乳喂養對寶寶有很多好處,母乳中含有抵抗多種疾病的抗體,實踐證明用母乳喂養的寶寶少生病;母乳與牛奶相比,所含營養較全面、充分,母乳喂養的寶寶較健康;母乳對于寶寶來說更容易消化吸收,且吸收率最高。對媽媽來說,母乳喂養更方便、更省錢,不用消毒,且溫度適宜;母乳喂養的媽媽身體恢復較快,并不易患上乳腺疾病。
糊涂之舉7:初生兒吸奶嘴比吸乳頭好
有父母覺得:在寶寶未習慣吮吸母乳前用奶嘴喂寶寶比較好。
明智之舉:用奶嘴吃奶,比吮吸母乳省力。但是如果寶寶習慣了奶嘴,就會拒絕吸媽媽的乳頭,媽媽的母乳量就是會減少。因此,在寶寶未習慣吮吸母乳前,不要隨意用奶嘴喂寶寶,更不該使用安慰奶嘴。
小編溫馨提示:媽媽的糊涂之舉傷害寶寶健康。所以為了更好的保證寶寶的健康,我們要避免以上的糊涂之舉,采取科學正確的喂養方式,可以更好的保證寶寶身體的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