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父母要客觀理性的對待家教
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媽媽要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來培養孩'子,不能看別的孩子怎么樣,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也這樣。
熠熠5歲了,媽媽看到別的小朋友都開始學一項特長,有的學音樂,有的學美術,有的學鋼琴等,就認為應該讓熠熠學學美術,以后做什么設計等都能用得到,便打算給他報個美術班。
媽媽把這種想法告訴熠熠,可是熠熠堅決反對,說不喜歡畫畫。媽媽問他喜歡什么,他說喜歡吹口琴。媽媽想,既然孩子喜歡,就讓他學吧,于是讓熠熠上了口琴培訓班。
熠熠在口琴班進步很大。因為喜歡,熠熠在家里一有空就練吹口琴,沒過多長時間,媽媽能聽到美妙的樂曲了。
對孩子的教育要因材施教,兩千年前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實施了這個理念并證明了它的正確性。孔子根據學生的資質和心理、思維的不同特點而施教,可謂變化無窮。后人嘆服“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這對今天的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全面提高孩子的能力
孩子正是打基礎的時期,應全面開發、提高孩子的各種能力,不能只顧一點而忽視其他,讓孩子成為一個“跛足人”,這不利于孩子的長遠發展。
歐雅麗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好,因此作文寫得好,語文成績很優秀,但是她的數學成績卻不理想。媽媽認識到這個問題是由于孩子邏輯思維沒得到鍛煉的緣故,所以,經常給她出一些需要思考的題來加強鍛煉。通過不斷地練習,雅麗的邏輯思維得到很好的鍛煉。數學成績逐步提高。
孩子各種能力的發展常常是不平衡的,但為了孩子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要求,媽媽應正確對待孩子比較弱勢的方面,及時予以強化輔導、訓練,使孩子能夠均衡發展。
不能太看重分數
媽媽不能只看重孩子的分數,如果認為學習的目的就是拿高分,很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現象。媽媽應該認識到:分數不能決定一切,孩子的發展應是全方位的?荚嚦煽冎皇呛⒆右粋階段學習效果的體現,孩子能力和素質的提高才是學習的終極目標。
育兒小編溫馨提示:請父母們分清家教中的紅綠燈,讓孩子在正確的引導中成為一個身心健康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