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個月寶寶成長游戲推薦

開始時,寶寶可能會對自己的獨立邁步感到有些害怕,但在他獨自邁出第一步之后大約一個星期,就變成了一個走路欲望永不知足的人。他喜歡搖搖晃晃地挪動身子,一屁股跌坐下來,停一會兒,接著又站起來向前走。就這樣,他一次又一次不知疲倦和執著地走著。
掌握了走路的技能,寶寶自己也感到無比自豪,你從他那昂首挺胸的姿勢和臉上洋溢著的得意神情就可以知道這一點。不過,你可能也會發現,在陌生人面前和陌生的環境里,寶寶不愿意表演走路這一技能,因為學走路需要一種安全感。
走路也是需要全神貫注去做的事情,不允許寶寶有絲毫的分心。比如,開始時為了保持身體平衡,嬰兒需要小心翼翼地把胳膊抬到較高的位置。然后,隨著平衡身體技能的提高,他再逐漸降低胳膊抬起的高度。這對嬰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進步,它意味著嬰兒學會了另一種平衡身體的方法,即通過控制軀體的機能,用內力保持身體平衡。隨后,他又掌握了其他平衡方法,如走路時隨著腿部運動而產生的甩手動作。
這時期,寶寶小手的骨頭和腕關節也堅固了許多,不像原來那么軟了。因此,他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小手變得靈巧多了。比如,他會自己到一個地方去拿玩具,自己揪掉不喜歡穿的襪子等等。
模特寶寶:易禹帆
男孩,1歲
身長:77厘米;體重:10千克
已經1歲的禹帆變得更可愛、更活潑了。他最高興的時候就是看到爸爸、媽媽下班回家。這時,他會急沖沖地爬過來,媽媽抱起他時,他別提有多高興了!大大的眼睛變成了一條小縫縫,笑得咯咯的。他還會拿著小毛巾去擦地、擦陽臺門的玻璃,讓爺爺、奶奶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開心媽媽:趙文卓
寶寶現在已經能單獨站一會兒了(約5~8秒),有時還能自己往前邁兩步。每到這時,我們都會抱起寶寶親一口,以示鼓勵。于是,他就高興地自己拍著小手,黑溜溜的眼睛看著我,好像在說:“媽媽,瞧呀!寶寶好棒哦,能走幾步路了。”呵呵……
點評:
獨立行走是兒童發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不過,發育是有個體差異的,有的寶寶10個月就能獨立行走,有的則要等到1歲半,這都是正常的。
獨立行走需要具備一些條件:正常的神經中樞,強健的骨骼,有力的肌肉,較成熟的平衡功能和獨立行走的欲望。這些都需要從小注意保證孩子有良好的,特別要保證足夠的鈣和D的補充,要注意平衡能力的鍛煉,以及培養寶寶的自信心和大膽嘗試的性格。當然,這期間還要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不要讓孩子因為有痛苦的經歷而出現不安全感。
獨立行走對兒童認知、人際交往、獨立生活能力的發展均有促進作用。學走路也是對孩子進行良好性格培養的重要時機,家長要把握好這個時機,讓寶寶穩健地“走”起來。
游戲推薦:
1、騎大馬
讓寶寶坐在爸爸的肩膀上,帶著他在屋子里到處轉一轉。一邊走一邊告訴寶寶現在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給他講解。但要注意安全,不要碰到頭。走的時候也要慢一點,防止嚇著寶寶。在公園里也可以這樣做。這是一種非常愉快的親子體驗,同時也可以培養寶寶的空間感,鍛煉平衡能力。
2、拿玩具
準備寶寶喜歡的玩具或小。爸爸扶寶寶站好,媽媽面對寶寶蹲下來,手里拿著寶寶喜歡的玩具或小食品,逗寶寶向媽媽走來。如果寶寶剛開始邁步,媽媽要離得近一點;當寶寶已能走幾步,再離得遠一點,并且當寶寶快夠著物品時,媽媽后退幾步,以增加難度。寶寶夠著玩具后,讓他玩一會兒,鼓勵他的勇敢精神。此活動可以鼓勵寶寶向前邁步,鍛煉行走能力。
3、拉拉扯扯
準備一條圍巾或長布條。寶寶坐在地板上或床上,媽媽坐在寶寶后面保護他。爸爸坐在寶寶對面,抓住圍巾的一端,媽媽教寶寶拉著另一端。爸爸輕輕地往后拽圍巾,寶寶也往后拽,然后爸爸突然松手,讓寶寶自然往后仰倒在媽媽懷里。可以反復玩。游戲中突然的變化,會讓寶寶感覺新奇有趣。
4、玩紙
準備一些不同質地、不同顏色的紙,如報紙、彩色紙等,讓寶寶隨意地揉、捏、撕紙玩。這個活動可以鍛煉寶寶手腕的靈活性,讓小手的感覺更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