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寶寶一起玩捉迷藏
寶寶似乎天生就會捉迷藏,嬰兒時期他因為羞澀把自己藏起來,長大了他從捉迷藏的游戲中獲得快樂。但捉迷藏的意義還遠不止如此,在躲藏與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寶寶還學(xué)會了認識世界、認識自己,學(xué)會開動腦筋、結(jié)交朋友,學(xué)會相互愛護、相互信任。一起看看寶寶是怎么玩的吧!
★因為認生才藏起來。
當(dāng)鄰居友好地撫摩寶寶的頭發(fā)的時候,或者奶奶一個月之后又來拜訪的時候,寶寶會怎么做呢?
他會藏在媽媽的身后,或者把腦袋埋在爸爸的懷里。寶寶從8個月開始就會認生了,他不想見除了爸爸、媽媽之外的人。因此,他自己學(xué)會了“藏起來”,這也是他對付認生的最好的解決辦法。而且他很希望,當(dāng)他再一轉(zhuǎn)頭的時候,陌生人就在空氣中“蒸發(fā)”了。
★藏起來是希望爸爸媽媽關(guān)注自己。
到了1歲左右,寶寶的捉迷藏似乎變得簡單了。他覺得只要用手遮住眼睛,陌生人就不見了。當(dāng)手從眼睛上拿開的時候,突然看到了爸爸、媽媽,寶寶會非常興奮。慢慢的寶寶把捉迷藏當(dāng)成了游戲,而且不喜歡這個游戲太枯燥,因此,他會把手不停地遮住眼睛又放開,并且樂不可支,因為爸爸、媽媽總在身邊。
★藏在自己的“洞”里,享受自己的空間。
無論是在毛巾被里、雨傘下還是地毯下,2歲的寶寶喜歡把“洞穴”當(dāng)成家。還學(xué)會用靠枕、被子和毛巾搭成一個自己能夠“獨自地安靜呆一會”的地方,在這里除了“思考”之外,還可以玩一些被“禁止”的游戲,例如“我在給小熊看病,禁止爸爸、媽媽踏入。”有時甚至設(shè)置了進入的密碼。隨著語言和認識能力的提高,寶寶需要自己的空間“消化”自己聽到和看到的一切,這時候你最好不要打擾他。
★真的玩起捉迷藏了,快去找他吧!
一歲半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勇敢,真正的捉迷藏開始了。寶寶在房間里到處尋找可以“遁形”的地方,可能藏在沙發(fā)的大靠枕之下,也可能藏在窗簾后面。并且,偷偷觀察,當(dāng)自己不見了的時候,爸爸媽媽們有什么反應(yīng):他們是否感到不安?他們會找我嗎?能找到我嗎?
不過,孩子沒有太大的耐心,因此,父母在同孩子捉迷藏的時候,要遵循孩子的游戲規(guī)則,如果不能及時找到他,孩子會很失望的。
★捉迷藏讓你們更親近。
當(dāng)媽媽在飯桌下找來找去,又察看浴缸里,之后無奈地掀開被子,喊著寶寶的名字,直到最終找到了小家伙,這個過程讓寶寶特別開心,對媽媽也同樣。這樣的游戲為家里增添了更多的笑聲,并且讓父母和孩子更加親近和信賴。
★等待被找到可能會帶來一些,但同時讓他學(xué)會如何克服。
捉迷藏游戲不僅有趣,而且有的時候也充滿了神秘色彩:一個人像個小老鼠一樣靜靜地坐在黑暗的角落里,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被人發(fā)現(xiàn)……但是,一定要堅持到爸爸或媽媽找到的時候為止。
爸爸媽媽在尋找的過程中,可以和寶寶進行“無線通話”,例如,對他說:“小老鼠,發(fā)一個信號吧。”或者問一問:“你藏好了嗎?”這樣,不會讓寶寶感覺到自己被遺忘了。
★捉迷藏讓他有了朋友。
從四歲開始,寶寶就能躲藏的時間更久一些,而且他喜歡和小朋友們玩這個游戲:誰能在最短的時間找到藏起來的小伙伴?誰保持安靜的時間最長?誰最會藏?在這里不僅要求迅速,而且要有頭腦。被找到時他們臉上的笑容就是友誼的表現(xiàn)。
★藏在外面,讓你們的愛再受一次考驗。
當(dāng)家里的每一個角落都被開發(fā)了之后,很多孩子喜歡把視角投向外面的世界。可能,他們會躲在院子里,或者鄰居家。這也是在告訴爸爸媽媽,這次走得更遠了。孩子要檢驗一下:爸爸媽媽平時那么嚴格,是否真的愛他。當(dāng)爸爸媽媽迫不及待去尋找,并且給回歸者一個特別的吻的時候,孩子會感到很幸福。
- 標簽:捉迷藏 寶寶 一起
- 編輯:馬可
-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