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機器需要父母關愛
在生活中,許多被工作、家務搞得團團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少些對自己的“糾纏”,可以安靜地“一邊玩兒去”,他們為孩子買了大量的玩具,有的甚至還花錢請保姆或者鐘點工來陪孩子玩,以減少自己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
同時,為了得到相應的心理安慰,不少父母在為孩子買玩具的時候,就專挑昂貴、高檔、新奇的玩具,因為他們認為玩具的品質和價格可以作為衡量孩子玩的質量,認為為孩子多花錢就可以使孩子玩得好。漸漸地,玩具的價格與數量成為衡量大人愛心的砝碼,這使一部分家長的愛心走向偏差。
父母不斷地為孩子買新玩具,其實非但不會增加孩子的快樂,反而可能削弱了孩子對快樂的感受和體驗。過去的孩子只有一個玩具,成天抱著,連睡覺的時候都舍不得放下,而現在的孩子,大的小的玩具幾十個,玩不了兩天就膩了,丟到一邊。曾經從一個破玩具身上得到的樂趣,現在很難從幾十個高檔玩具身上找到。對此,有關忠告說,父母頻繁給孩子買高檔玩具的做法不可取。
以玩具、書籍、課外培訓班等投資來教育、培養孩子,已成為時下越來越多年輕父母的選擇,他們認為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更有效。但是,父母們忘記了,孩子不同于機器,最需要的是關愛;親情也不同于商品,不是投入的錢越多,得到的回報越大。培養孩子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而不只是金錢。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