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孕期胎盤厚度的正常標準
底蛻膜:構成胎兒的母體部分。它的底部有一層很薄的板,稱蛻膜板。媽媽的子宮螺旋動脈就是從這里進入母體葉,以每分鐘500~600毫升的流速進入絨毛間隙。而胎兒血液則經動脈直達絨毛的毛細血管與經絨毛間隙的母血進行物質交換。
胎盤的主要用途
胎盤是胎兒和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胎兒在母體里會呆上長達十月之久,在這十月內,胎兒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通俗易懂的就是這十月之久寶寶的吃喝拉撒全都是由胎盤來進行輸送。眾所周知,胎兒的生長發育最基本的物質就是蛋白質、脂肪、氨基酸、水和礦物質等,這些物質都存在在孕媽咪的血液之中,只有孕媽媽的血液流經胎盤時,這些營養物質才會通過胎盤供給給腹中的胎寶寶。而寶寶在得到這些營養物質之后,也會產生相應的代謝廢物,這時候又需要胎盤將這些廢物輸送給母體,再由孕媽咪的排泄系統將廢物一并排出體外。
說了胎盤的重要性,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胎盤的厚度,孕產專家明確講到,孕媽咪在不同孕周期的時候,胎盤的厚度是完全不一樣的,一般妊娠多少周,胎盤的厚度都會隨之加厚,也就是懷孕多少周,胎盤就有多厚(毫米),例如懷孕22周時,胎盤的正常厚度應達到22毫米。等到臨近分娩時,胎盤厚度小于5cm(50mm)為正常,如果超過正常厚度,則為過厚,胎盤過厚也就意味著出現了胎盤水腫、胎盤出血、母嬰血型不合或胎兒染色體不正常等異常情況。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