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動4大誤解沒胎動并非睡著了
胎動是胎寶寶和準媽媽交流的一種方式,很多小寶寶也喜歡在媽媽的肚子里翻跟斗,這也讓不少媽媽覺得放心,能經常感覺到孩子的躍動證明寶寶是平安的,若是突然有一天覺得寶寶不太動了,準媽媽會很害怕,是不是寶寶睡著了,或是有危險等等,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沒有胎動并非寶寶睡著了。
誤解1:胎動就是胎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滾來滾去。
真相:胎動是胎兒在子宮腔里的活動沖擊到子宮壁的動作。胎寶寶的動作幅度是隨著胎兒的成長而每個階段不同的,胎兒在子宮內伸手、踢腿等動作沖擊到子宮壁,拳打腳踢、翻滾等大動作一般是到孕20~35周才出現,并非一直會滾來滾去。
胎動的規律與幅度變化:
(1)孕16~20周
胎動運動量:小動作,不激烈
媽媽的感覺:比較微弱,不明顯
位置:下腹中央
孕16~20周是剛剛開始能夠感知到胎動的時期。這個時候的寶寶運動量不是很大,動作也不激烈,孕媽咪通常覺得這個時候的胎動像魚在游泳,或是“咕嚕咕嚕”吐泡泡,跟脹氣、腸胃蠕動或餓肚子的感覺有點像,沒有經驗的孕媽咪常常會分不清。此時胎動的位置比較靠近肚臍眼。
(2)孕20~35周
胎動運動量:大動作,最激烈
媽媽的感覺:非常明顯
位置:靠近胃部,向兩側擴大
這個時候的寶寶正處于活潑的時期,而且因為長得還不是很大,子宮內可供活動的空間比較大,所以這是寶寶胎動最激烈的一段時間。孕媽咪可以感覺到寶寶拳打腳踢、翻滾等各種大動作,甚至還可以看到肚皮上突出小手小腳。此時胎兒位置升高,在靠近胃的地方了。
(3)臨近分娩
胎動運動量:大動作不太激烈
媽媽的感覺:明顯
位置:遍布整個腹部
因為臨近分娩,寶寶慢慢長大,幾乎撐滿整個子宮,所以宮內可供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少,施展不開,而且胎頭下降,胎動就會減少一些,沒有以前那么頻繁。胎動的位置也會隨著胎兒的升降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