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家長莫慌張
寶寶腹瀉治療原則
寶寶在夏季腹瀉容易失水。對輕中度腹瀉,一般采用口服補液法即可。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補液鹽是最經濟、方便又科學的補液法。每袋有適當比例的糖、鹽和蘇打,服用時用溫開水250毫升沖半包,耐心地給寶寶一勺一勺地喂下,就可收到與靜脈補液同樣的效果。口服補液也可自制,即在500毫升溫開水中加入1.75克精食鹽(相當于啤酒瓶蓋的一半)和食糖10克(相當于2小勺)。
雖然夏季腹瀉一部分由細菌引起,然而約一半是病毒及其他原因引起,所以對后一種原因引起的腹瀉不能濫用抗菌素,因為抗菌素不但無效,而且會殺死腸道內正常菌群,致使菌群紊亂,反而加重腹瀉。家長可以試用些生態制劑,如培菲康、雙歧桿菌、乳酸桿菌、麗株腸樂、媽咪愛等。這類制劑可以扶植腸道正常菌生長,從而達到抑制病菌的作用。若為細菌引起的腹瀉,不要擅自應用抗菌素,需到醫院治療。
夏季寶寶腹瀉可采用中醫中藥治療,對寒濕型腹瀉,表現大便稀薄糊狀或清水樣,尿色清,舌質淡紅,苔白膩者用藿香10克,佩藍10克,蒼術10克,白術10克,訶子5克,肉果5克,煎湯服;另一種為濕熱型,表現為大便惡臭,有粘液,可伴有發熱,口渴、尿色深,舌質紅。可用黃芩10克,黃柏10克,黃連3克,煨葛根10克,訶子10克,車前草12克,煎湯服。中成藥可選用小兒泄瀉停、脾可欣、藿香正氣液等。

寶寶腹瀉防護有法
要提倡母乳喂養,這是因為母乳營養豐富,易被消化吸收,母乳中還含有免疫球蛋白,能阻止細菌侵入腸粘膜,具有抗感染能力。母乳喂養也較衛生,不易受到細菌污染。
要注意飲食衛生,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及用具要定時消毒,不用時要用清潔布蓋好。因奶瓶容易污染,要盡量用水杯和碗勺代替奶瓶。天熱不要把嬰幼兒食品放置太長時間,最好做一頓吃一頓。小兒吃飯前一定要洗手。
由于腹瀉可引起尿布皮炎和尿道上行性感染,所以每次寶寶大便后應及時換尿布,并用溫開水沖洗肛門及臀部。夏季可暴露臀部,在臀部涂一些鞣酸軟膏或紅汞魚肝油等。
腹瀉患兒食療法
山藥苡仁粥:取山藥80克,苡仁50克,小米50克。將山藥去皮切成塊狀,小米及苡仁洗凈放鍋內加水及山藥,大火煮開后用小火熬成粥,分幾次服用。適用于脾虛舌苔厚膩的腹瀉寶寶。
將數個雞蛋煮熟后分離出蛋黃,把蛋黃放在小鍋內用小火加熱、翻炒,直至蛋黃逐漸變焦,并滲出蛋黃油,去渣后給患兒服用。2歲以下每次服5毫升,2歲以上每次服7.5毫升,適用于夏季久瀉患兒。
取蘋果一只,將蘋果去皮,切片,放在碗內加蓋蒸熟,取出后將蘋果搗成泥狀喂患兒。蘋果泥纖維細,對腸道刺激性小,還含有果膠,對腸道有收斂作用,并可助消化。適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