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認識孕婦要做的幾大產檢內容
孕媽媽們在懷孕妊娠階段,自己的身體會隨著寶寶的成長,發生細微的變化,那么,為了保證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長,媽媽們一定要做好各個階段的產前檢查工作。那么,產前檢查主要包括哪些內容呢?下面,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孕婦要做的幾大產檢的內容吧!
定期做產檢,除了可以觀察準媽媽的身體健康狀況,重點也在關心胎兒每個階段的成長與健康狀況,幫助提早發現胎兒重大的先天性異常。
一般來說,在懷孕28周前,每4個星期產檢一次即可;28周以后至34周間,每2~3個星期做一次產檢;等到35周以后,每星期都應該做一次產檢。
專家指出,懷孕初期的產檢重點是先排除各種特殊狀況(如子宮外孕、唐氏癥篩檢、地中海型貧血等);等到胎兒穩定后,在孕期第4、5個月時,就可以用超音波觀察胎兒的頭部構造、四肢等外表畸形;懷孕中期,則須做B型肝炎、梅毒血清、愛滋、水痘等抗體檢測;后期的產檢則以胎兒發育為主,如羊水、胎位。
確定預產期(6~8周)
驗出懷孕后,就該立即求診婦產科醫師,提前安排即將來臨的準媽媽280天生活作息及產前檢查的時程,順利孕育腹中的新生命。原則上,懷孕周數是平均滿40周(280天),所以,要預測正確的預產期,首先必須知道懷孕的周數;
也就是說,要推算預產期,必須從最后一次月經的第一天算起第280天,因此,只要月經規則的人,最簡單的計算方法,是將“最后一次月經的月份加9減3、日期加7”就可以推算出概略的預產期。
但因為每個女性的月經時間長短不一,月經周數跟實際胎兒周數常常出現不符合,如果只以最后一次的月經周期計算預產期,誤差較大。因此,建議還是在最后一次月經過后的6周左右安排第一次超音波檢查,經由胎兒大小來換算周數,掌握更精確的預產期。
提醒:及早補充多種維他命,幫助胎兒神經發育
從準備懷孕開始的前3個月,就應該開始攝取足夠的營養,注重飲食均衡,尤其,多種維他命如B群、葉酸、深海魚油、鈣片等,都必須增加攝取量,以滿足胎兒神經系統發展所需。
早期超音波掃描(6~8周)
早期超音波檢查的目的,主要觀察胚胎著床的位置、測量周數及胎兒的心跳等,同時也會檢查準媽媽是否有前置胎盤或者婦科腫瘤的情形。
約有15%的準媽媽在剛得知懷孕時,會有下腹疼痛或些微的出血現象,有可能是先兆性流產或萎縮性胚囊等,甚至可能是子宮外孕的情形,利用早期超音波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此外,同時也能利用超音波檢查看出受孕胚胎的數目,了解準媽媽孕育的是單胞胎、雙胞胎或者三胞胎以上,如果是多胞胎,也可預先做處理。
血液檢查可以通過血液對母嬰的健康進行檢查,而B超可以通過超聲波觀察胎兒的成長、發育狀況,心電圖可以檢查一下孕媽媽們的各項生理功能是否正常,這些都是孕期必要的產前檢查。孕媽媽們一定要對這些有足夠的了解,為了寶寶健康的到來,做好充足準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