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制定規則的技巧
友情提示:
大多數寶寶需要一個緩沖階段。鬧鐘可以比約定時間定得稍微提前幾分鐘。鈴響后,請寶寶自己選擇,再玩多長時間,媽媽數到10還是20?通常情況下,寶寶都會愉快地合作。
立規矩原則4:立規矩的同時充分考慮寶寶的感受
案例四
小瑞媽媽帶兩歲半的女兒到單位玩,小瑞把一整包餅干扔得到處都是,只挑出兩片完整的吃。同事不小心把小瑞挑好的餅干碰壞一小塊,小瑞不依不饒地又哭又鬧。同事尷尬無比,小瑞媽媽又氣又恨,一巴掌打了下去,“不就一塊餅干嗎?不許哭了!”
錯誤:處理問題簡單粗暴
常聽媽媽們發出這樣的抱怨,不就一個小臟瓶子嗎?丟就丟了,至于哭成這樣嗎!或者是,這玩具不好玩,媽媽給你買那個!結果寶寶鬧,大人怨。其實寶寶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媽媽們應該多從寶寶的角度考慮問題。像小瑞,其實是到了秩序敏感期,但小瑞媽媽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兩歲半對寶寶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這一時期的寶寶突然發現,周圍的世界很有秩序,她希望一切都是按照原來的樣子。比如說,餅干就應該是圓圓的,沒有缺角。
規矩法則4:立規矩的同時充分考慮寶寶的感受
在家時,媽媽可以把給小瑞吃的餅干單獨放一個盒子里,讓她自己在里面挑。如果小瑞發現餅干破了,哭可以,但不可以向別人發脾氣。媽媽要讓小瑞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你不喜歡破了的餅干媽媽理解,你也可以哭,但不可以因此傷害到別人。
如果小瑞盒子里的餅干只剩下有破損的,媽媽最好不要再重新給小瑞買新的。應該告訴小瑞,媽媽知道你不喜歡破的,可是別人也不喜歡破的,所以你可以不吃,但不能把破的都推給別人吃。
如果到別人家玩,事先要跟小瑞講好,這不是自己家。阿姨拿出來的餅干你可以不吃,但不可以自己在餅干盒子里亂翻,更不可以發脾氣耍賴。當然啦,也可以適當跟主人打招呼,拿餅干的時候,挑幾塊好的放到盤子里。
專家點評:
雖然只是幾塊小小的餅干,聰明的媽媽卻能借此和寶寶一起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體諒和理解他人。
友情提示:
媽媽帶寶寶外出時,最好多帶幾樣零食或者玩具。寶寶發脾氣時,與其勸寶寶不要生氣,不如想辦法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立規矩技巧5:獎罰分明
案例五
甜甜跟媽媽去購物,一進超市就開始亂翻貨架,到處亂跑。在結賬的時候,又非要把扔進籃子里的零食全買下來。看著在地上耍賴打滾的女兒,甜甜媽媽只好一邊付錢,一邊恨恨地講:“下次再也不帶你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