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制定規則的技巧
立規矩技巧1:說到做到
案例一
媽媽叫3歲的洋洋來吃飯,洋洋只顧著玩玩具頭也不抬。媽媽大聲說:“洋洋,再不來吃,你最喜歡的雞翅膀就沒有了!”可是叫了幾遍洋洋都沒反應,媽媽只好嘆口氣把雞翅膀夾出來放在一邊,等洋洋什么時候想吃時再吃。
錯誤:說話不算數
媽媽們經常抱怨寶寶不聽話,實際情況卻是媽媽們自己說話不算數。
這種現象其實到處可見,比如媽媽們請寶寶收玩具,如果寶寶不聽,媽媽們發發牢騷后就只好自己收。再比如明明說好在小朋友家只玩半個小時,到時寶寶一鬧,媽媽們多半又會妥協,再多玩半小時。
在吃飯問題上,這一點表現得尤為突出,因為媽媽們總是怕餓著寶寶。像“再不來就不給你吃”這樣的話通常只為嚇唬寶寶。既然什么時候想吃都有的吃,既然媽媽從來都是“說到做不到”,寶寶當然會對媽媽的話充耳不聞。
規矩法則1:說到做到
像上文提到的,如果洋洋不肯立刻上桌,那么等他想吃時,媽媽就應該很平靜地告訴他,雞翅膀沒有了。如果洋洋哭鬧,媽媽也應該堅持重復自己的決定:因為洋洋來晚了,雞翅膀已經讓大家吃完了。
媽媽們一定要讓寶寶明白,吃飯是件自己的事。每日三餐要定點定量,如果寶寶一頓不吃,就必須等到下一頓,切忌稍后用大量零食來補充。這不僅能讓寶寶體會一下“饑餓感”,更重要的是讓寶寶明白,如果不吃,就真的會餓肚子。
專家評點:
“說到做到”不僅能樹立父母在寶寶心中的權威,也教育了寶寶:爸爸媽媽尊重你的選擇,但你要接受因此帶來的后果。
友情提示:
最好不要在寶寶玩得正高興時,突然要求她去吃飯。最好給寶寶一個緩沖期,比如說,餐前10分鐘就開始提醒寶寶,再玩一會兒就要吃飯了。餐前洗手不僅是出于衛生考慮,更重要的是借此提醒寶寶,要吃飯了。如果能讓寶寶參與擺放餐具,或者盛飯,那就更能增加寶寶的用餐意識。
立規矩技巧2:有的放矢,就事論事
案例二
星星在飯桌上邊吃邊玩,一會兒用果汁泡飯,一會兒把盤子里的菜挑了出來扔得滿桌都是,一會兒又把媽媽喂給她的排骨吐出來宣布:“我不要吃肉!”星星媽媽忍無可忍,大聲喝斥道:“你怎么這么煩啊,怪不得幼兒園老師都不喜歡你!”星星給罵愣了,過了一會兒“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錯誤:媽媽控制不住情緒
經常看到媽媽們指責寶寶“你怎么就不能安靜一會兒聽故事?像你這樣,長大肯定不會好好學習!”“怎么不叫人?你這孩子就是壞脾氣!”或是干脆一巴掌下去,什么話都沒有。這樣的舉動其實只發泄了媽媽們的情緒,寶寶往往委屈萬分地嚎啕大哭,全然不知道媽媽為什么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