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女性的生理變化
妊娠是生理現象,不是疾病的表觀,但其一系列適應性生理變化又明顯不同于常人。
1、子宮:在非妊娠時,只有雞蛋大小。隨著胎兒的生長,子宮逐漸增大,到妊娠39周時,子宮長徑可達35厘米左右。
2、陰道:隨著妊娠周數增加,陰道壁伸長,變得柔軟疏松,易于擴張。陰道分泌物也增多,外陰部色素沉著,膨大變軟,為胎兒娩出準備了條件。
3、乳房:妊娠6—7周左右乳腺開始發育。孕婦自覺發脹,乳房變大,乳頭、乳暈有色素沉著。妊娠晚期擠壓乳房時,有時會流出淡黃色乳汁。
4、皮膚:面部色素沉著明顯。腹壁、大腿外側及乳房等處皮膚由于彈力纖維斷裂而出現妊娠紋。此外妊娠期常感皮膚發癢。
5、體重:一般營養狀況下,整個妊娠期體重可增加10—12公斤。但各時期增長速度不同。孕早期,由于妊娠反應,體重無明顯變化。孕4個月以后,妊娠平穩、食欲增加,胎兒生長加快,體重增加也較快。
6、心血管:懷孕中期,母體血容量增加明顯,血液呈稀釋狀,白細胞略有上升。孕中、晚期心率平均每分鐘增加10—15次。由于下肢、外陰及直腸靜脈壓升高,易出現下肢、外陰靜脈曲張和痔。
7、消化:孕早期有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癥狀,孕12周逐漸消失。由于腸蠕動減低,易出現腸脹氣和便秘。
8、膀胱:孕早、晚期,由于增大的子宮和胎兒頭壓迫膀胱,因此出現尿頻現象。
9、呼吸:隨著妊娠周數的增加,腹壓增高,橫膈上移,呼吸變得短促激烈,易疲勞。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