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以后,你怎么辦?
★ 家長連線——說說懲罰的成與敗
A、媽媽:連麗紅 女兒:馬悅(7歲)
7月,小姑帶著兒子從北京來看女兒,她興奮得大呼小叫,整天和弟弟瘋著玩。一天,他倆在家里蹦蹦跳跳,女兒竟然光著腳進衛生間上廁所后又返身跳到了床上,潔白的床單立即留下了兩個黑糊糊的腳印。我當時氣壞了,真想打她兩巴掌,又怕傷著她。我將床單拿到衛生間,平靜了一下心情,把女兒叫過來說:“馬悅,你又犯錯誤了,知道嗎?”女兒瞄了一眼臟兮兮的床單,小聲說:“媽媽,我錯了。”“你每次都說知錯了,怎么還老是重復犯錯呢?媽媽今天要給點懲罰,你必須自己把床單洗干凈,才能牢牢記住今天的教訓。”女兒噙著眼淚用一雙小手賣力地搓著,我在旁邊默默地看,乘機問她:“累不累?”“累。”女兒小聲回答。“媽媽每天洗衣服都是這么累,你感受到了嗎?”女兒漲紅了臉,“哇”地一聲哭起來說:“媽媽,我真的知道錯了,我這么胡鬧給媽媽增加了很多勞動,以后再也不這么做了。”
媽媽的話:
從那以后,女兒做事果然懂得考慮后果了,我也省心多了,意識到恰當懲罰是規范孩子行為的有效手段,更是愛的一種方式。
B、爸爸:寧先生 女兒:寧甫瀅(6歲)
晚上十點多,已經到了睡覺時間,女兒卻一直鬧騰著要吃烤肉串。我忙了一天又累又困,不可能連夜為她出門找烤肉串去。可任憑我連哄帶勸,孩子還是不肯罷休,最后就賴在地上撒野打起滾來。我火了,拉過女兒就是重重的兩巴掌。女兒尖叫起來:“你怎么老是這樣啊,就知道打人。”為了表示懲罰,我將她反鎖在臥室里,讓她好好反省。大約過了半小時,我從門縫里偷偷瞄女兒,一看簡直肺都氣炸了:女兒把作業本撕得滿屋都是,小床也翻得亂七八糟的,自己披頭散發地坐在地上。我沖進去,拉起女兒一陣怒吼:“當初要早知道你這樣不聽話,還不如不要你!”女兒紅著眼和我怒目相視,絲毫不嘴軟:“你還不是只會發火打人,我為什么就不能生氣?”我氣得渾身發抖,揚起的手硬是沒有打下去。
爸爸的話:
我對女兒真的毫無辦法了,打、罵、說狠話嚇唬,什么懲罰都試過,她卻根本就不當回事。她才6歲啊,就這么難管教,以后長大了該怎么辦?
懲罰的方式不同,效果也不一樣;犯錯的性質不同,家長的態度也必須有所調整,
正是爸爸媽媽不同的方式和態度,造成了懲罰效果的成與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