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如何讓孩子幸福
提到單親家庭,一般人直覺認為是離異家庭。但隨著家庭、社會結構的多元,家庭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造成單親,如離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兩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等。由于單親家庭的成因不同,及個人本身所擁有的內外在的資源不同,面對單親的感受及調適也就有所不同。
單親家庭的形式古已有之,然而單親家庭概念的提出,卻產(chǎn)生于歐美國家對當代婚姻現(xiàn)實狀況的考察:歐美國家六七十年代的離婚高峰促成了大量離婚式單親家庭的出現(xiàn)。中國從改革開放至今,由于快速增長的離婚率,離婚式單親家庭比重逐漸上升,由此而引發(fā)了單身父母的心理狀態(tài)、生理問題、生活狀況,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成長及教育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越來越為社會學家、心理衛(wèi)生學家和政府等有關方面所關注。
顯示,單親家庭的女孩,過早出現(xiàn)性行為、早婚、早孕、未婚先孕和離婚問題,比雙親家庭的女孩多得多;男孩子更容易涉入暴力行為。而且這些與種族、家庭收入無關。殘缺家庭的孩子中途退學,人數(shù)也高平常的2倍以上,學業(yè)成績明顯差于完整家庭的孩子,他們在學校曠課以及受罰比率也高些。
離婚后,孩子大多和母親同住,人們可能認為母子關系會更密切些,而事實上只有不到50%的母親能保持離婚前那種融洽的母子關系,更多的是隨時光流逝,母子關系愈加惡化。這個問題希望離婚的父母多加注意。
有些人認為,進入重組家庭,孩子生活會有顯著改善,作為重組家庭的一員,生活中頓時增加了更多的兄弟姐妹,更多的親戚,重新?lián)碛幸粋完整的家庭,有著必然的優(yōu)越性。然而,不幸的是,孩子面臨的其它問題卻抵消了這個優(yōu)越性,對單身父母來講,再婚會帶來愛與幸福的新希望,而對孩子,同樣事情卻會誘發(fā)他們悲哀、憤怒甚至反叛的心理。也有調查顯示,重組家庭的孩子更感到孤單、寂寞、無助。同時家長花在兒童身上的精力和時間,比原先家庭甚至單親家庭都少得多,這些家長很少參加學校活動,不能很好協(xié)助學校共同教育孩子。
單親媽媽的數(shù)量一直高于單親爸爸。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單親爸爸所占的比重在逐步增加。在美國,30多年前,幾乎所有的父親都不參與孩子的接生,但是現(xiàn)在90%多的父親都親眼目睹了自己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這樣有助于男性對如何做一個父親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來照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