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校長談單親家庭的孩子
二十多年前我投身教育界時,很少接觸或談論單親學生的問題,可能當時單親家庭的問題并不是很嚴重,但時至今日,單親家庭越來越普遍。
我們經常可以在報章上看到單親家庭的悲劇,很多志愿團體有單親家庭服務的工作。最近幾年我校的中一新生,最少有10%是來自單親家庭,單親學生在現今的學校里已是不可忽視的群體。
單親學生人數增多,社會亦已接受這個事實,我們就必須積極面對這個問題。所以,本校開設了成長小組,希望透過活動更有效地幫助他/她們成長。
我們要特別照顧這群學生,因為老師們經過多年的接觸,發覺這些同學在下列三方面出現了較多的困難:
一.情緒:
可能因為社會不再歧視單親人士,亦可能是老師們對他/她們的關心和幫助,所以大部分單親的同學已接受他們本身的狀況。但是他/她們有很嚴重的自卑感,覺得自己比別人差,會有情緒的困擾。尤其是那些父母已離異的同學,多會憎恨父母令他們成為特別的一群,當父母再婚時,他們的情緒會很波動,對父或母的仇恨亦會加深,因而導致他們與繼父母的關系不太好。這些同學的情緒會在父母鬧離婚或其中一方突然離開時出現強烈的改變,他/她們會由活潑開朗變成內向寡言、由溫文有禮變成脾氣暴躁,由此可見父母婚姻狀況的變動對子女的情緒帶來很大的影響。
二.學習:
由於很多單親同學的父母需要外出工作,加上有些學識疏淺,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兒女適當的幫助,故此這些同學普遍在學業上遇到困難,他/她們的成績欠佳,并且常欠交功課。情緒的困擾更令他/她們的學業難題雪上加霜。在學習上得不到成功感,這些同學便沉迷耍樂、到處找尋認同和滿足感。結果,他/她們多會經常曠課、無心向學、成績每況愈下,最后甚至離家出走。他/她們容易在外結交損友,誤入歧途,未到中三而輟學者亦不少。
三.人際關系:
大部分單親學生與家長的關系疏離,很少與父母溝通,甚至經常發生口角和沖突。他/她們與父母的關系亦因在校品學欠佳、曠課及離家而更加惡劣。他/她們與家中其他成員的關系大多不太好。很多在這種家庭環境長大的同學都缺乏自信和安全感,他/她們大多不愿開放、不善表達、也不懂與人交往。他/她們自卑和情緒化,容易與同學發生磨擦和爭吵,在班里自然不受歡迎。可是他/她們極渴望得到別人的接納,故此他們經常在班里表現「出位」以爭取別人的注意,結果總是失望的多。
曾有一位活潑而聰明的女孩子,入學時被編入成績較好的一班。起初,她的成績也不錯,但到了中一學年快完結時,她突然變得懶散,成績一落千丈,雖然升班,但再不能入讀成績較好的一班。就讀中二時,她的態度更變本加厲,她開始逃學,事事與老師對抗,后來我們才發現因父親有婚外情,父母正在鬧離婚。經過一段日子的擾攘,父母終於離婚,她變成了單親孩子。由一個成績頗佳、人見人愛的小女孩變成學業品行差劣的學生。最后,她在中三時離校。這件事曾令我感到挫敗和傷心。當然不是每位單親學生都是這樣的,當中也有不少懂得面對自己處境而奮發圖強的。
還有一些單親家長很明了兒女的境況,竭盡所能協助他/她們成長,使兒女在各方面與其他同學無異,甚至更優勝。總括而言,單親同學在學校要面對的困難確比其他同學多,他/她們極需要多些體諒、支持和援手,以勝過不幸的處境。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