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兒童教育需要“望、聞、問、切”
“我轉到這所學校快一年了,但從來沒跟同學提起我爸媽離婚的事。不光我一個人這樣,班上其他單親的同學也都從不向外透露。我們心里顧及很多,總覺得低人一等……”濟南市歷下區解放路第二小學的一名單親家庭兒童告訴記者。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單親家庭兒童不僅要在生活上經受比普通孩子更多的磨難,同時受家庭破裂的影響,心理更容易出現偏差,困擾他們的健康成長。
29日,在濟南市歷下區組織的救助困難家庭兒童暨困難家庭兒童成長咨詢會上,濟南的張女士向專家詢問,她與丈夫離婚多年,現與上小學的女兒一起生活,但她有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甚至對孩子大打出手。而當女兒問及一些尷尬問題,比如爸爸到哪兒去了等等,張女士感到困惑,不知該怎么回答,很擔心女兒的心理健康問題。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教授宋輝分析,受單親家庭的本質缺陷影響,單親家庭兒童容易產生自卑心理。而單親父母多忙于生計,本身壓力大,容易產生一些過激思想或行為,如教育方法不當,會給孩子的精神帶來嚴重的創傷,影響其將來的學習和健康成長。
宋輝教授指出,教育單親家庭兒童,父母應學會使用傳統中醫診斷手法“望、聞、問、切”。“望”是指父母通過觀察孩子的日常表情和行為及時判斷孩子的心情波動,做到心中有數。“聞”要求父母懂得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心聲,并適當加以點評,借以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溝通能力。“問”不是審問,而是以孩子為主體的詢問,要求父母在注意時間和場合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關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切”要求父母掌握孩子心理活動的脈搏,特別是對于到了青春期的孩子,思想具有一定的封閉性,父母更要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
濟南市歷下區委副書記楊峰說,單親家庭的一個家長要擔負起普通家庭父母兩人的教育責任,在關心孩子物質生活的同時,更應格外關注單親兒童的心理健康。據了解,在此次活動中,濟南市歷下區共組織了104名困難家庭兒童與社會愛心人士結成對子,在資助他們學業的同時,更給困難家庭兒童的成長施以滋潤的精神雨露。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