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貧困問題
單親家庭貧困問題
王世軍
提要:本文通過對南京市部分單親家庭的調查,認為單親家庭尤其是以女性為戶長的單親家庭中貧困化比率是相當高的,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改革開放以來體制轉換結構調整,以及以女性為戶主的單親家庭的利益在現行婚姻法律中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和維護。中國在發展新的社會援助制度過程中,應借鑒世界其他國家的經驗,為貧困家庭提供幫助。
關鍵詞:單親家庭貧困化貧困女性化
作者王世軍,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近年來,城市中的貧困問題正在引起人們的關注。在城市貧困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低收入單親家庭。而且隨著單親家庭增多,這個比例還在繼續加大。因此,研究城市中的貧困問題,已離不開對城市單親家庭的研究。2000年5月,在南京婦聯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在南京玄武、下關、鼓樓對1100戶單親家庭進行了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940份)并對若干單親家庭進行個案訪談,對單親家庭貧困問題有了初步了解。
一對貧困的定義,學者們有不同的解釋,研究貧困問題的專家南京大學童星教授認為,貧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缺乏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質和服務以及發展的機會和手段這樣一種生活狀況"(1),根據這個定義,我們主要從經濟收入入手對單親家庭貧困問題進行研究。
下面是我們在南京市的調查統計資料:
單親家庭的家庭月均收入n=940
選中數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計百分比
300元以下39441.943.143.1
300-80040042.643.886.9
800-1200929.810.196.9
有效值1200-1600202.12.299.1
1600以上8.9.9100.0
小計91497.2100.0
缺少值.00262.8
合計940100.0
從表中可以發現,43%的單親家庭月均收入在300元以下,如果做進一步分析,我們又會發現,單親家庭中,以女性為家長的單親家庭收入又比以男性為家長的單親家庭為低。
從南京市的調查可以發現,月均收入在300-800元及以下的家庭里,在位家長多為女性;而且月均收入在800元以上的單親家庭在位家長多為男性。而根據南京大學社會學系周沛教授就貧困問題在南京市進行的實證研究,單親家庭這種收入是難以維持一個家庭的基本生活的。
周沛教授在研究城市絕對貧困問題時認為,可以"從貧民的實際生活狀況來認定絕對貧民階層。一些雙下崗家庭、殘疾人、重病患者以及低收入群體等,其人均生活費收入無論是達到還是低于180元的最低標準,由于面臨著特殊而現實的困難,使得他們的實際生活捉襟見肘,入不敷出,處于極端貧困之中。"(2)照此看來,單親家庭尤其是以女性為戶長的單親家庭中貧困比率是相當高的。
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體制轉換及結構調整,中國城鎮開始出現一個貧困階層。如果對單親家庭貧困成因進行分析,那么,我們就會發現,這種體制轉換及結構調整對單親家庭貧困化特別是單親家庭貧困女性化產生了深刻影響。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大力推進男女平等,積極倡導和鼓勵婦女參加工作。因此,中國婦女就業率從全世界看來是非常高的。但是,男女在就業領域方面仍存在很大差異,男性收入普遍高于女性。隨著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過程中,政府以往用行政手段對女性就業實行的傾斜政策已難以在具有不同的經濟成份、不同的所有制企業中執行,法律在實際上也難以保障女性婚前的充分就業和婚后的連續就業。由于女性逐漸失去行政支持和意識形態的保護,女性與男性職業和經濟收入分化日漸顯著,從而進一步拉開男女間的收入差距。一旦女性因喪偶、離婚造成單親時在經濟上就會遇到極大困難。另外,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化、技術進步、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對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部分職工特別是女職工下崗已成為必然趨勢,這勢必對家庭的經濟狀況產生影響。對于下崗了的單親母親家庭來說,日常生活就更加艱難了。調查結果顯示,下崗單親職工家庭是城市收入最少的群體之一,其中很多家庭是處于絕對貧困狀態。
以女性為戶主的單親家庭的利益在現行婚姻法律中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及維護,是造成大量單親家庭貧困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中國,自1950年《婚姻法》確認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夫妻財產權利后,在其他國家和地方性相關法律,如《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繼承法》、《婦女權益保護法》以及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出臺的《婦女權益保護法》實施辦法中,都有保障婦女平等享有夫妻財產權利的許多配套性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曾多次做出處理夫妻財產男女平等等方面的司法解釋。但在實際中,女性的財產權益并不能得到切實的保障。這特別體現在離婚時夫妻財產分割,尤其是撫養費偏低且不能按時足額支付方面。在中國,法律對子女的撫養費的負擔與變更有明確的規定,我國婚姻法第30條規定:離婚后,一方撫養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分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長短,由雙方協商決定,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從法律上可以看出,父母離異后,分居一方要付給撫養孩子的另一方撫養費。若是法院裁決,一般情況下撫養費按基本工資的30%計算,協議離婚,撫養費由雙方決定。
盡管法律上對撫養費有明確規定,但實際情況并不樂觀。
首先,撫養費以基本工資為基數不合理。就現在職工的基本工資來看,只是全部收入的一部分,一些單位企業有各種名目的福利、獎金,而這些福利獎金的收入一般都高于基本工資數。因此,關于撫養費問題實際上是照顧了不撫養一方的利益,加重了撫養方的困難。
其次,一部分人拒付或者少付。撫養費是父母對其子女應負的最起碼的責任和義務。而且為數不多,對今天獨生子女的實際消費來說,真可謂杯水車薪。但是,即使是這樣少的撫養費,也有不少離異后不帶孩子的一方,特別是有些父親缺乏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推卸撫養子女責任,不能按時足額支付。根據我們在南京的調查,南京市的單親家庭沒有得到撫養費的比例高達54%以上,每月100元及以下的為27.7%,每月300元及以下比例為15.7%。因此,對大多數單親家庭來說撫養只是一種額外補充決不能過分依靠,解決基本生活問題還得靠自已的的努力。
第三,缺乏社會保障與社會支持。根據國際慣例,貧困救助首先應考慮特殊對象的特殊需求,如老人、嚴重殘疾人和單親家庭。上述對象的救助標準可以比一般對象高出30-50%(3)。目前,中國大城市里相對貧困的人口中,單身母親及其未成年子女構成了特殊的一群,這一群體的人數還在逐年增長,但目前政府的福利政策和傳統的社會保障系統都遠未顧及到他們。中國目前對單親家庭沒有特殊的、專門的優惠政策,單親家庭所產生的經濟問題、子女撫養問題、教育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必須依靠單親家庭自身的努力來解決。近年來,隨著單親家庭這個特殊群體日漸壯大,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經意識到了關心單親家庭的重要性,紛紛成立了相關機構從咨詢與社會服務的角度來為單親家庭服務,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關懷、和支持。社區及婦聯基層組織也已開始關注單親家庭,并建立社區社會支持及救助網絡。但總的說來,這些社會組織或機構在為單親家庭提供資助方面仍時有時無,時聚時散,尚無法形成制度性力量。單親家庭受益面、受益程度是十分有限。另外,由于近年來在市場經濟作用下,傳統的家庭聯系模式受到挑戰,以及單親家庭本身特殊的身份和地位,社會交往減少,大多數單親家庭也沒有從父母及親朋好友那里得到任何經濟上的支持。南京市調查統計資料顯示,將近30%的單親家庭接受來自親戚朋友的經濟援助,19.4%的單親家庭每年從親戚、朋友那里獲得300元人民幣及以下的經濟支援;5.8%的家庭每年獲得300-500元人民幣。而70%的單親家庭則沒有得到任何經濟上的資助。
三在港臺及發達國家,政府對單親家庭十分重視,已將其納入社會保障給以特別關懷,許多非政府組織及社會工作者都把單親家庭作為自己重要的服務對象。歐美、前蘇聯各國對單親家庭的幫助既包括經濟方面,又包括社會心理等方面。
在美國對有子女困難家庭的資助(AFDC)項目,要求政府以現金資助單親有子女家庭,或父母失業和喪失勞動能力的家庭。項目由聯邦和州政府聯合管理。各州根據聯邦政府指導性指標確立發放標準。按照要求,一個家庭的收入不超過基本支出(房租、食品、衣物和家用品等)的185%,家庭財產不超過1000美元或父母一方每月雇傭勞動少于100小時,可以享受資助。通常54%的支出是由聯邦政府承擔,其余的則由州及地方政府支付。此外,聯邦法規定,家庭的收入每增加一美元,資助則減少1美元。
英國現有300萬兒童生活在無人工作的家庭或單親家庭中,導致兒童貧困現象嚴重。為此,英國政府承諾對所有有兒童的家庭,尤其是貧困家庭提供支持和幫助,具體措施之一就是從1999年4月起將兒童福利從原來的每周2.95英磅提高到14.40英磅(第一個孩子),并且進一步增加撫養11歲以下兒童的家庭所能得到的補貼。除了努力提高看護質量外,工作家庭稅收減免,還對工作家庭提供更為慷慨的幫助,增加相應稅收減扣項目,低收入者因家有兒童而享受稅收減免,幾乎可以彌補兒童看護費用的70%。
在中國,近年來,由于國有企業不景氣,冗員過多的矛盾在企業改制中非常突出,出現大量下崗人員,形成新的城鎮貧困群體。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開始發展新的社會救助制度,為貧困家庭提供幫助。只要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規定的最低生活水平就可以納入社會救助對象,如果單親家庭屬于這種情形,則可相應獲得一定補助。不過,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家庭結構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家庭模式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其中單親家庭在整個家庭結構中的比例越來越大,引發的社會問題也越來越多。為此,當前中國應加強國家政策、社會福利等部門對單親家庭的援助。在建立中國社會保障制度中有必要將單親家庭專門予以考慮,制定一些特殊的規章制度,比如為單親家長提供技能訓練和就業機會,在經濟上應給單親家庭一定的保證,免征單身母親的個人所得稅,學校、醫院、托兒所、幼兒園和各種公用事業,對單身母親及其子女給予優待等。
另外,非政府組織及社區應利用其靈活性、貼近群眾等特殊優勢,在幫助單親家庭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根據我們的調查,實際上許多基層社區及婦聯組織已經開始關注單親家庭問題,并通過各種途經募集資金來為單親家庭提供經濟支持。
父母及親朋好友是單親家庭獲得資助的另一主要途徑。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父母及親朋好友是最原始的、也是關系最密切的群體之一,對于個人或家庭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他們往往通過各種方式,主動為單親家庭提供物質和感情上的幫助。這為單親家庭解決了不少生活上的困難。因此,單親家庭要善于處理與家人及親朋好友的關系,爭取從他們那里得到物質上的幫助。
單親家庭無疑是我們社會中的一個弱勢群體,政府、社會等給予多方面資助是應該的,單親家庭從政府、社會以及其他機構和組織獲得一些資助也理所當然,這是社會文明與進步的體現。但是,單親家庭在接受外界幫助的同時,自身的努力必不可少。克服困難最根本的途徑還是單親家庭的自助行為。因此,沒有工作的單親父母們應該積極主動地去尋找工作,已經有工作的要盡最大努力把工作做的更好以提高自己的待遇。那些一時找不到工作的家長,仍然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維持基本的家庭生活。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