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常由父親一手造就
父母角色對寶寶的影響
孩子出生后接觸的第一個社會是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是他的父母。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天才常由父親一手造就”這句話雖然說的絕對了點,但從父母的心理差異和育兒特點看,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家教中我們發現:父親比母親更理解孩子,對孩子培養目標更明確,更實際,要求更嚴格,方法更適宜,更有利孩子的發展。
有研究顯示:父親對寶寶的數理邏輯能力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與父親密切相處的寶寶,數學成績佳。相比之下,與母親常在一起的寶寶,其優勢主要體現在對新事物的興趣上,更擅長和人交往。
事實上,父愛對寶寶的影響遠不止于智力,還涉及體格、情感、性格等方面。父親對孩子的愛、關心、照顧,情緒的感染,以至父親的一舉一動,一怒一笑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有著獨特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資料表面,與父親接觸少的寶寶,體重、身高、動作等方面的發育速度都會落后些,并普遍存在焦慮、自尊心不強、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礙,表現為憂慮、多動、有依賴性,被專家稱為“缺少父親綜合癥”。
因此,在家庭里應提倡加大父親與孩子交往的力度,父親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多與孩子接觸,從嬰兒早期父親就要多抱抱、逗逗、喂喂孩子,滿足孩子情感的需求,為孩子的體能、智力、社會性的發展創造條件。
由于母親的角色主要是養育寶寶,因此日常生活中寶寶和媽媽更容易親近些。父親和寶寶的融洽交流除了日常生活的照料之外,父親還是寶寶在了解、探索周圍世界過程中的“意外驚喜”。
在美國1998年6月的《父母》雜志中,父親被認為對寶寶的一生有下列影響:
父親跟母親是不同的;
父親更愛與寶寶玩鬧;
父親對寶寶的推動作用更大;
父親使用的語言更復雜;
父親對寶寶的約束更多;
父親使寶寶更社會化,為他走進現實世界做準備;
介紹男人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和行為;
父親支持妻子;
幫助寶寶發揮潛能。
從這些描述可以看出,父親在寶寶個性形成和行為塑造方面確實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要在爸爸身上得到什么
根據調查, 孩子最希望得到的品質是在他們的父親那里的。用孩子的話說有16種品質對爸爸來說很重要:
認真對待我們如同我們對待自己
為了我們做個有同情心的建議者
向我們顯示你愛我們且是真誠的愛
向我們提供安全和保護
相信我們和信任我們
處事利落和不做工作狂
接受我們為獨立的個體
尊重我們的權利和我們的意見
向我們展示你有幽默感
確信擁有希望
與我們一致
記住做什么事象是一個孩子做的
承認你的錯誤且不要做個十全十美的人
允許我們犯自己的錯誤
要輕松愉快
在我們面前不要議論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