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常見的兩個誤區
對于孩子來說,家庭教育是很關鍵的。這關系到他們日后的成長與發展。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教育是非常關鍵的。只是很多父母會出現一些,家庭教育的誤區,這些誤區會導致錯誤的教育。那么,父母常犯的家庭教育的誤區有哪些呢?
家庭教育中常見的兩個誤區
孩子并不是生命的延續,也不是生命的簡單重復,而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在最初給予他生命之后,他就已經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存在了,我們不再有控制或設計他未來的權利。他有自己的特質,每個生命的遺傳密碼都是獨特的。唯有尊重個體的差異、發揚生命的個性才會有真正的成功,世界才會因此而豐富多彩。
誤區一:把自己未實現的理想強加給孩子
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人生夢想,孩子也一樣。孩子并不是父母人生道路的升級版本。有些父母出于一種補償心態,期待孩子能實現自己年輕時的愿望。在這一思想的支配下,很多人把孩子當成了彌補自己人生遺憾的工具,強迫他們做這做那,有這種心態的父母應該反問一下自己:我想做的事情我的孩子也一定想做嗎?
誤區二:希望孩子達到或超過自己的成就
有些事業比較成功的父母容易以自己的尺度規劃孩子的前程,認為孩子不如自己便是失敗。這同樣是一個誤區。一個個體的成功是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即使雙胞胎也存在性格、智力的差異。我們憑什么把自己的成功視為一種當然而讓本是另一個生命的子女全盤繼承下來?
中國教育 到底缺少了什么
一位娶了中國太太的美國先生對我說:“以前,我總覺得中國人比我們聰明,現在我才知道,原來中國父母永遠在逼孩子讀書,他們的職責是教育出學業最優秀的子女來,甚至連孩子的暑假也不放過。
美國父母呢?他們的職責是讓孩子真正享受自己的童年,去運動,去交朋友,去野游,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當然,這樣的教育,也免不了使孩子變得放任自流了。”
幾個嫁了美國丈夫的中國太太也跟我從另外一個角度抱怨過這個問題:“我老公從不幫助孩子做功課,但是,如果孩子出了錯,他也不給孩子正確答案,他會讓孩子再想想,他認為,人哪有不犯錯誤的,不出錯,怎么提高?而且,我如果是老師,孩子學校的老師做什么?”
育兒中,家庭教育是一塊重點,我們應該結合自身所在的社會環境以及家庭氛圍,在結合孩子的優缺點來制定屬于自己家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