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嬌生慣養容易鬧病
現在的胎兒出生以后,父母一般都是疼愛有加,害怕小寶寶受一點兒委屈,有點兒小病小痛的第一時間去的是醫院,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嬌生慣養吧。父母們卻不知道這樣教育孩子,會直接導致寶寶以后身體的抵抗力,有一部分人認為寶寶愛生病,其實就是因為平時寶寶過的太舒服,吃太飽、穿太暖。也許真有那么回事兒,我們也不清楚,對寶寶吃太飽穿太暖容易鬧病這一話題我們一起去關注一下專家是怎么認為的
專家說,“要得小兒安,需得三分饑和寒”。這句俗語出自明代醫書《萬密齋》,是小兒日常保健的常識,意思是說要確保小兒平安健康,就不能給孩子吃得太飽、穿得太暖。然而,對生活條件優越的大多數城市家庭來說,給孩子吃飽穿暖早已不成問題,如今的孩子簡直就是被極其豐富的衣食所包圍。在這種情況下,誰還想得到這句俗語?
據專家分析,中醫所講的人體五臟中,小兒天生三臟不足、兩臟有余是指,脾常不足、腎常虛、肺常不足,心、肝兩臟有余。小兒脾胃運化功能不好,雖然需要水谷營養,卻不能多吃,吃多后容易出現消化不良。小兒肺很嬌嫩,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引起諸如咳嗽、哮喘、發燒等肺部炎癥,故小兒不能受涼感冒。但穿得過暖,孩子容易出汗,出汗后反而容易受涼。因此,小兒生病大體為以下兩種:一是風寒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二是食物積滯引起的消化道疾病。70%以上的小兒疾病都集中于呼吸道與消化道這兩大系統,原因正是家長對小兒溺愛,給孩子吃得太飽、穿得太暖。而且小兒咳嗽、哮喘、肺炎往往容易反復,不易痊愈。由于脾臟和肺臟的功能沒有健全,最終就會影響到腎,使小兒的腎臟發育受到影響,出現個子矮小、身體瘦弱等情形。
西醫也認為,寶寶吃得太飽容易加重小兒胃腸道的負荷,無論是胃腸道的蠕動還是分泌的消化液,都不能滿足過多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從而容易出現肚子脹、肚子疼、腹瀉等問題。況且,吃得過飽會刺激胃腸道血運加強,從而增加心臟的負擔。孩子穿得太暖,出汗后就容易受涼感冒,感冒還會引起諸如肺炎、心肌炎等多種并發癥。
對于醫學專家的話我想我們是了解了,雖然不是肯定的,但怎么著人家這個也有經過科學研究的,有的事兒另可信其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