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Axon30對比Axon20:這次,不在難以直視!
近日有關于電眼娃娃妝的話題受到了許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電眼娃娃妝問題的具體情況,那么關于電眼娃娃妝的相關信息,小編也是在網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關的信息,接下來就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下小編所收集到的與電眼娃娃妝問題相關的信息吧。
以上就是關于電眼娃娃妝這個話題的相關信息了,希望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這些新聞大家能夠感興趣哦。
萬眾期待的第二代屏下鏡頭新機如今已經正式發布,這對于消費者來說,真的有著不錯的期待值,尤其是不喜歡異形全面屏設計的用戶,更會主動關注。
而說到屏下鏡頭手機,中興的話語權真的非常強,和其他廠商只是公布PTT不同,中興則是直接發布了屏下鏡頭新機。
從中興Axon20屏下版到中興Axon30屏下版,中興兩代機型的前后發布,直接讓產品本身的視覺效果變得非常優秀。
只不過從一代到兩代的升級幅度到底有多大,還是很難用一句話兩句話說清,所以接下來就來對比一下兩款產品,看看有多大的差距。
外觀屏幕對比:
中興Axon20屏下版發布的時候,屬于初代屏下技術,當時真的有點不忍直視,屏下鏡頭區域還是有馬賽克情況的出現,分辨率也會變得非常低。
但到了中興Axon30屏下版卻非常的激進,除非把屏幕調到最亮,然后把屏幕背景調成淺色,才能細微的看出來有屏下鏡頭區域。
不然的話,真的很難發現中興Axon30屏下版的前置鏡頭區域,這也代表中興手機在這個方面的技術確實變得很成熟。
而且,在屏幕刷新率方面,中興Axon30屏下版支持120Hz屏幕刷新率,中興Axon20屏下版則只是90Hz屏幕刷新率。
核心配置對比:
中興在去年選擇了驍龍765G處理器,這也表示中興Axon20是一款定位中端的手機,性能方面并不能用出色來形容。
而中興Axon30屏下版同樣身為中端手機,搭載的處理器是驍龍870,這也是目前市場中非常給力的一款處理器。
相較于上一代的驍龍765G性能上面有質的飛躍,并且這一套解決方案也更為成熟。
所以說,在性能上的話,中興這次沒有落伍,直接跟上了市場主流。
拍照方面對比:
中興Axon20屏下版后置相機采用矩陣設計,一共配置四顆鏡頭,分別為6400萬像素主攝800萬像素超廣角、200萬像素景深和200萬像素微距。
不得不承認,中端手機的湊數鏡頭確實非常的多,這點也是毋庸置疑,畢竟需要節省成本的同時,需要保障產品本身的噱頭。
中興Axon30屏下版后置為6400萬像素主攝(IMX682)+800萬像素超廣角+500萬像素微距+200萬像素景深鏡頭,也有一顆湊數鏡頭。
只不過,中興Axon20屏下版前置采用的是3200萬超高像素,中興Axon30屏下版是1600萬像素自拍鏡頭。
續航對比:
中興Axon20屏下版內置了一塊4220mAh的大電池,支持30W快充,實測30分鐘充入50%,60分鐘充入92%,74分鐘充滿,屬于同價位正常水準。
中興Axon30屏下版電池容量為4200mAh,支持55W有線快充,和上代相比差距并不大,只是充電速度提升了一些。
但不管怎么說,中興Axon30屏下版作為新機,肯定是要比中興Axon20屏下版更強。
而且,從價格上來說,有著更大的優勢,這也是熱度非常高的原因之一。
另外,中興Axon30屏下版還內置中興靈犀性能引擎,號稱利用AI算法優化令芯片能效進一步發揮,且支持內存融合技術,最高擴展8GB運存。
不得不承認,中興Axon30屏下版的升級程度真的有點令人不敢相信。
只是不知道中興手機靠著屏下鏡頭技術能不能提升品牌影響力,只有大幅度提升銷量和熱度,才能長久立足。
畢竟,其他廠商的屏下鏡頭手機很快就會跟上,能不能把握住,還是要看中興自己把握。
最后,經過以上對比,可以看到中興手機的進步,同時也能看出中興對市場的渴望。
所以問題來了,你們覺得中興這次的進步大嗎?歡迎留言、點贊、分享。
浩劫驚魂 http://www.cityruyi.com/lm-3/lm-4/5589.html- 標簽:電眼娃娃妝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
中興Axon30對比Axon20:這次,不在難以直視!
萬眾期待的第二代屏下鏡頭新機如今已經正式發布,這對于消費者來說,真的有著不錯的期待值,尤其是不喜歡異形全面屏設計的用戶,更會主動…
-
寧王的話應驗?Theshy周排位僅15場,對比Knight數據后:高下立判
前言:英雄聯盟LPL風風雨雨這么多年,到現在為止總算形成一個客觀的體量了。這期間,職業選手來來去去,有一鳴驚人的,也有默默無聞的,有老…
- 火線妹挑戰“JK純白襪”女團舞,卻意外暴露身高,老粉:140?
- 網易接連放大招,首款競速類手游《王牌競速》上線,玩家好評不斷
- LPL“MVP數量榜”再次洗牌!小虎僅第4,看到榜首后:冤枉Doinb了
- 10勝僅排第9?LPL形勢亂成一鍋粥,西卡:IG成攪局者,2個隊很穩
- iPhone和國產機的流暢度逐漸拉近差距,為何前者卻成了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