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霜排行榜有些東西,為什么可以十幾年不漲價?第一殺手暗妃
文/宮雨霏
時光流轉,它們的價格為何不變?
2元錢,能買到什么吃的?在杭州師范大學,2元可以吃一份蓋澆飯。因員工曾看到貧困生只吃一個饅頭加一碗湯,學校決定推出2元蓋澆飯,12年惠及百萬人,從未漲價。雖然賠本,但帶來的是千金難換的深深暖意。
這則新聞最近在網絡上熱傳消息打動了許多人,可賠本生意并不是每個人都愿意做。仔細回想,其實許多東西,這些年來一直沒有漲過價。他們是否在做賠本買賣?他們改變了營銷策略?
可樂
中新社發 仲雁銘 攝
十多年前,2.5元人民幣一罐的可樂,現在價格也在3元人民幣左右。這么多年價格不變,是為什么?
這得從可樂的成本說起。可樂生產量巨大,因此品牌代理費、營銷費雖然昂貴,但分攤到每一罐可樂中,可以說微乎其微。
每罐可樂最大的成本其實在于包裝和運輸。而這些年,包裝成本因為材料價格下降、新技術運用更薄的罐子包裝等原因在下降,運輸成本則受益于鐵路運輸價格穩定、運輸距離縮短、高速運輸等原因保持一定穩定性。因此,多年來,可樂價格維持穩定。
報紙
中新社發 周東潮 攝
多年以來,雜志價格一漲再漲,可報紙價格一直沒什么變化。1元一份的報紙不僅價格沒變,還越來越重了。也有少數報紙調整了價格,但幅度也并不大。
相信背后原因大家也能猜到,報紙一直也不是靠銷售報紙掙錢的,廣告和贊助商才是報紙獲利的主要途徑。
汽車
中新社發 索向魯 攝
10年前,汽車被稱為“奢侈品”,令絕大多數國人可望而不可及。10年前,一輛桑塔納的售價在18萬元左右,而且當時的賣家還很牛:“車價絕無優惠,全國透明,你愛買不買!”
如今,汽車功能多了,價格卻一直沒怎么變化,并且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究其原因,也是技術開發成本降低、流水線生產降低了成本吧。
彩票
中新社發 張國榮 攝
自彩票誕生之日起,似乎就是2元,從未變過。連帶著大獎的金額也幾乎沒變。
然而,十幾年前,如果有人能通過購買2元彩票獲得500萬大獎,那畢然會有種一輩子都不用干活了的想法。擱在現在,也許并不一樣了吧……
公園門票
不知從何時開始,免費公園已經越來越多。
回想十幾年前,許多公園并不免費,價格還并不便宜。
電子產品
中新社發 陳曉根 攝
電子產品,比如電腦、相機、手機等電子產品在這10年來不僅價格沒張,而且降價了。許多功能更多、品質更好的電子產品反而比以前的便宜了。
調味品
中新社發 王路憲 攝
袋裝的醋和黃酒、普通的鹽,和10年前價格相比,并沒有什么變化。當然,這種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很低,并且也屬于政府對其價格控制力度較大的產品,
機票
一兩千元一張飛機票,也許現在兩三百元就能搞定。打折機票火起來之后,連帶著旅行費用也有所下降。特別是在互聯網上,有時候在網上,有時候還能買到一兩折的特價機票,比火車票還便宜。飛機票越來越平民化。
在市場營銷中,定價可是一門不簡單的學問。
市場中很多產品多年來并未漲價,原因有很多,有些是成本下降,有些是競爭增強,有些是政府控制,還有些是跟產品本身的價格彈性有關。其實,并不是廠商不想漲價,而是維持價格不變對他們最好。
其實,廠商往往也不想過度頻繁地調整價格,因為調價也有成本。讀過著名經濟學家曼昆的《經濟學原理》都知道,有個很有趣的理論叫“菜單成本”,說的就是調整價格的成本。這個理論很容易理解,對于企業來說,調整價格并不是沒有成本的,比如飯店為了調整價格,就要重新印刷菜單,但是印刷菜單還是需要錢,所以理性的企業是不會頻繁調整價格的。
各位中新社國是直通車的朋友們,你們在生活中還遇到過哪些很多年都沒有調整過價格的產品?給我們留言吧~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