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熱情 托舉”百姓健康夢“
記者了解到,合肥市的“孕產婦健康管理”和“0~6歲兒童健康管理”實行屬地管理的原則,各級醫療保健機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照行政區劃范圍,無條件為轄區常住孕產婦和兒童辦理保健手冊,并免費發放服務券。為了提高經費的使用率,合肥市衛生局創新制度,讓服務券全市“漫游”,服務對象可根據自己的意愿,憑券就近選擇醫療保健機構接受健康檢查服務,即使在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也可享受到孕產婦和兒童體檢服務。
從對慢性病人群健康干預、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提升,到對重大傳染病救助、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再到新農合補償率的一再提高、兒童先天性疾病醫療救助……近年來,合肥市大力推進各項衛生民生工程開展,這一系列“優項目、重民生、立品牌”的衛生惠民措施,都是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福利。衛生民生工程不僅改變了一個個困難患病人群的命運,更是獲得了廣大百姓的稱贊,成為760多萬合肥百姓的福祉。
如果不是帶兒子去體檢,剛好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要求建立居民健康檔案,25歲的馬先生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竟然是“三高”人群。“他血壓都已經160/100了。”合肥市三孝口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汪紹蘭醫生說,通過連續三次對馬先生的血壓進行測量,最終診斷他患有高血壓。
隨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門為馬先生建立了免費的發藥卡,每月定量向馬先生發放藥物,提醒他注意預防。“根據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政策,目前只需要使用普通藥物控制,再加上飲食和運動調節,以后他就不需要吃藥也能保持健康了。”
2014年,我省將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納入省實施的民生工程項目。如何讓這些民生項目穩穩落地?合肥市衛生局經過踏實的謀劃,創造性地打造出了多個品牌,把服務送上門的意識,將為民服務的思一下子打開,老百姓成正的受益者。慢性病的社區防控正是其中之一。
記者了解到,目前合肥市包河區等社區衛生機構已經為糖尿病、高血壓人群免費發放基本藥物,提高糖尿病、高血壓人群規范管理率。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每年對慢性病人群實行全套免費健康輔助檢查,提高慢性病人群健康評估和干預水平。截至目前,合肥市共有5個縣區啟動了國家級或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工作。
讓衛生服務近在身邊,想百姓之所想,這正是合肥衛生民生的亮點之一。不僅僅是慢性病防控,在婦幼衛生民生工程上更是如此。合肥嘗試打破行政區劃,讓孕產婦及兒童就近選擇服務,無疑為這個群體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記者了解到,合肥市的“孕產婦健康管理”和“0~6歲兒童健康管理”實行屬地管理的原則,各級醫療保健機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照行政區劃范圍,無條件為轄區常住孕產婦和兒童辦理保健手冊,并免費發放服務券。為了提高經費的使用率,合肥市衛生局創新制度,讓服務券全市“漫游”,服務對象可根據自己的意愿,憑券就近選擇醫療保健機構接受健康檢查服務,即使在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也可享受到孕產婦和兒童體檢服務。
在管理方面,合肥市衛生局還推行了社區衛生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通過社區衛生家庭醫生簽約加強重點人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建立家庭醫生和重點人群之間穩定、連續的健康服務關系,提高居民服務知曉率和滿意度。
合肥市2013年常住人口為761.1萬人,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建檔人數為570.39萬。此外,今年以來,合肥市還為兒童提供免費保健服務85萬余人次,提供孕產婦免費保健服務49萬余人次,針對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登記管理規范管理率近八成。
今年以來,合肥市的新生兒疾病篩查與兒童心理保健兩項工作在管理水平和服務內容上邁上了新臺階。
去年起,合肥市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在全省率先新增了新生兒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篩查,上半年篩查出一名17α-OHP明顯增高新生兒,后經安醫大二附院等醫院最終確診為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患兒,為孩子的生命節約了寶貴時間。
在免疫規劃上,記者了解到,合肥市免費為0~6歲兒童建立預防接種卡近8萬張,新生入學查驗率100%,2014年入學入托預防接種證查驗率也達到100%。每一個完滿數據的背后,都有著基層衛生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
合肥市五里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計免科科長李勇告訴記者,每年9月份開學之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會去轄區的幼兒園和小學發放通知,要求他們把所有兒童的接種證收上來,進行查驗。“這個查驗要進行三次,9月份首次普查,有漏種的要求補種,10月份復查,11月份再進行最終查驗。”三輪查驗,有效地控制了相關傳染病在校園的流行。
此外,在重點地區、重點人群疫苗補種率達95%以上。通過免疫規劃服務,合肥市維持了14年的無脊髓灰質炎狀態,即將消滅這種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疾病。其他疾病,如乙肝、、乙腦、麻疹、新生兒破傷風等疾病的發病率也大幅度下降。
目前,合肥市已建立了206家預防接種門診,其中,有35診被授予示范化預防接種門診。為了方便群眾,更好地提供預防接種服務,合肥市有6家預防接種門診還進行了數字化。
盡快到疾控中心辦理醫療報銷和民生工程醫療救治,很快商兵就獲得了民生工程醫療救治項目900元的救助款。
貧困人群在患上傳染性疾病后,往往因為經濟壓力,選擇拖延或者放棄治療。在由主導的重大民生工程醫療救助體制中,這一“盲點”被合肥市牢牢鎖定,惠及民生的意義也不斷得到體現。記者了解到,目前貧困結核病人民生工程救助是安徽省民生工程重大傳
在這些傳染性疾病中,艾滋病同樣可以享受免費藥物治療。根據:凡是合肥市本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符合相關的,國家均提供免費的抗艾滋病病毒藥物,確保病例能得到及時治療。據介紹,艾滋病病人出現機會染時,需要及時在當地定點救治醫院接受抗機會染的治療,在政策范圍內發生的住院或門診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補償報銷后,剩余自付部分可憑治療的病歷和有效醫療進行報銷,每人每年最高限額為4800元。
“去年,新農合的實際補償為56%,而今年新的補償可以達到60%左右。”合肥市衛生局的相關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看病如果花100塊錢,老百姓實際上只要掏40元,剩下的全部都由埋單。截至今年9月30日,全市新農合累計受益390.09萬人次。
為了讓居民看病花更少的錢,合肥市還探索在新農合基礎上試點大病報銷。合肥市衛生部門明確四縣一市在2013年巢湖市由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大病保險試點的基礎上,2014年擴大試點地區覆蓋面達到80%,即開展由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大病保險的統籌地區擴大到長豐縣、肥西縣、廬江縣,肥東縣繼續試點由新農合經辦機構承辦大病保險工作。各統籌地區符合條件的城鄉居民享有大病保險二次補償政策的人群覆蓋率100%。
合肥衛生民生大發展的號角持續吹響,全市服務百姓健康的衛生人在加速前行。目前,長豐、肥西縣已啟用二代身份證就診、報銷,巢湖市、廬江縣已完成招標,近期即可啟用,肥東縣正準備進行招標。長豐、肥東、肥西縣和巢湖市均已啟用新農合短信平臺,并對使用發現的問題進行改進,廬江縣軟件正在制作中,年內可以啟用。
一次次精益求精、一個個創新試點,“優項目、重民生、立品牌”折射出合肥市在推動醫療衛生民生工程上,所下的決心和魄力。“點亮”百姓幸福健康夢,未來,合肥市還將繼續推動衛生民生工程更快更好地落實,為老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 梅本報記者陳牧
- 標簽:合肥孕婦保健手冊圖片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