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11年來首降息,能挽救美國經濟頹勢嗎
美聯儲11年來首降息,能挽救美國經濟頹勢嗎
長安論道
美聯儲的降息行為引發了全球市場的連鎖反應。巴西、阿聯酋、巴林和沙特等國馬上跟風,宣布了本國的降息計劃。
北京時間8月1日凌晨,美聯儲宣布降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2.00%-2.25%。這是美聯儲在經歷10年加息周期后的首次降息。此外,美聯儲還宣布提前兩個月結束縮表項目。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美聯儲曾在2008年12月將聯邦基金基準利率由1%下調至0-0.25%,這種低利率政策一直持續到2015年。當年12月,由于認為經濟已經出現過熱苗頭,美聯儲宣布將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從那時開始到去年年底,這一輪加息周期共發生了9次加息。
美聯儲的加息舉措,引發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強烈不滿,多次指責美聯儲的加息行為危害了美國經濟。在巨大的壓力下,美聯儲的獨立性開始出現了動搖,不斷釋放出妥協的態度。特別是今年年初以來,美聯儲主席連續表示“暫停加息”“保持耐心”,再到近期的“將采取適當行動維持經濟擴張的立場”,這就暗示著貨幣政策的風向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值得關注的是,美聯儲宣布降息,似乎并不意味著貨幣政策的根本轉向,更多的是預防性的和試探性的。
從目前來看,美國經濟確實遇到了不少的問題。比如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年化增長率為2.1%,高于預期,但遠低于一季度3.1%的增速。此外,美國的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增長也不盡如人意。而持續增長的外債,已成為懸在美國政府頭上的一把利劍。
不過,美國經濟總體而言還算是比較健康。無論是從就業還是從通脹的角度看,都尚未出現衰退跡象,因此并不存在因經濟衰退風險導致美聯儲開啟寬松周期的理由。也正因如此,在此次美聯儲議息會議上,就有堪薩斯城聯儲主席和波士頓聯儲主席投下反對票,因為他們認為利率政策應按兵不動;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明確表示,此次降息屬于政策中段的調整,這并不是長降息周期的開始。
美聯儲的降息行為也迅速引發了全球市場的連鎖反應。巴西、阿聯酋、巴林和沙特等國馬上跟風,宣布了本國的降息計劃。事實上,今年以來多國都不約而同地開啟了降息模式,目前已有超過20家央行降息,降息呈現出蔓延的態勢,并逐漸從新興經濟體蔓延至發達經濟體。
面對全球的降息潮,特別是作為世界經濟“火車頭”的美國也加入降息隊伍中,中國要不要降息,就成為國內外熱議的一個話題。
中國央行多次表示,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中國貨幣政策的重點是根據中國的經濟增長價格形勢變化,及時進行預調微調和運用的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利率水平合理穩定。至于中國會不會降息,還是要根據自身的需要來決定。外部的影響只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更多的還是要看國內的具體情況而定。
綜合來看,美國此次降息究竟會對美國內經濟起到多大的提振作用,尚不得知。應該說,美國經濟的疲軟雖然有其國內投資和需求下降所導致的原因,但也與其政府日漸抬頭的貿易保護主義對國內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沖擊有關。所以,僅靠降息來挽救經濟的頹勢是不夠的。
□李長安(經濟學者)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