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以來各民主黨派中央80余次來川開展重大課題調研
本報記者 付真卿
8月16日至18日,民革中央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推進會在廣元市召開。會議期間,民革中央調研組先后前往劍閣縣、朝天區等地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情況。就在一周前,九三學社中央調研組走進阿壩州,就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國家公園建設、草原生態修復等課題開展調研。
“黨的十九大以來,各民主黨派中央已80余次來川開展重大課題調研,其中今年已有24次。”省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省委高度重視發揮統一戰線的重要法寶作用,支持各民主黨派省委協調爭取各民主黨派中央來川開展調研,發揮優勢建言獻策,關心支持我省經濟社會發展。
雙向選擇找到契合點
今年1月,中共四川省委向8個民主黨派中央分別送去一封感謝信,既感謝去年各民主黨派中央對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的關心支持,又發出邀請,希望各民主黨派中央今年把更多重大課題調研和重要會議活動安排在四川開展。
“這實際上是一種雙向選擇和努力。”省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各民主黨派中央有著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的獨特優勢,四川的發展需要借助黨派力量,“我們會提前梳理準備一些課題,借全國兩會等契機,積極與各民主黨派中央對接,爭取支持。”
同時,關心支持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也是各民主黨派中央切實履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職能職責的重要內容。每年各民主黨派中央都會針對某些領域的重大課題前往地方調研,尋找一個雙方共同的契合點非常關鍵。
3月27日至29日,民革中央調研組來川就“完善法治建設 優化營商環境”主題開展調研。“去年下半年開始,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成為熱點,民革中央將其定為今年的重點調研課題。”民革省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也正是今年我省一項重點工作。在了解到相關情況后,民革省委從去年底就開始積極對接爭取,最終促成民革中央調研組來川。
發揮界別優勢因地制宜
7月8日至10日,致公黨中央調研組來到阿壩州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這是致公黨中央今年第5次來川,足跡遍布涼山、攀枝花、廣安、阿壩等多地,調研主題聚焦脫貧攻堅民主監督領域。這源于2016年,受中共中央委托,8個民主黨派中央分別對口8個中西部省(區)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其中致公黨中央正是對口四川。
除承擔中共中央委托的任務外,記者梳理今年以來各民主黨派中央來川調研課題發現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界別優勢,二是緊密結合四川發展實際需求。
如農工黨,其界別優勢主要在醫衛健康領域,今年5月,農工黨中央來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就健康扶貧工作開展調研。民盟中央近年來持續關注生態補償機制,而四川是長江、黃河及其主要支流的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任務重大,也是今年5月,民盟中央調研組來川就“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課題進行實地調研。去年以來,川渝兩省市黨政代表團先后互訪,共同推動新時代川渝全面合作邁上新臺階。今年4月,九三學社中央組成包括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和重慶市委在內的聯合調研組,前往川渝兩地的成都、資陽、遂寧、潼南、銅梁等地,就“促進成渝城市群高質量協同發展”課題開展專題調研。
“各民主黨派中央將各自優勢與四川發展實際需求結合起來,有的放矢,實現多贏。”省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提升統戰工作全局貢獻率
成都市是全國首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受民建中央委托,民建四川省委組成課題組進行調研,提出意見建議。6月14日,全國政協召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三位一體養老服務體系”雙周協商座談會,民建中央在會上提出民建四川省委的建議。
今年6月,民進中央調研組來到攀枝花,就“實施長江生態環境系統性保護修復”課題開展調研。此次調研成果將作為重要素材納入民進中央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建言的專題調研報告、高層協商發言參考和明年全國兩會重點提案。
記者梳理去年情況發現,各民主黨派深入我省調研形成的《關于助推西部發展、建設“一帶一路”南向通道的建議》《建言精準健康脫貧,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等9篇調研報告,得到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部分意見建議被國家有關部委采納。
“四川已經成為各民主黨派中央與地方合作調研的重鎮,一批重大調研成果得到中央和國家層面的認可,各民主黨派中央幫助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引智引資和推動項目落地,同時也提升了四川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能力。”省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通過各民主黨派中央與地方合作調研和“基層統戰工作創新年”活動,已先后召開縣區統戰工作現場會、社區統戰工作現場會,即將召開園區、校區統戰工作現場會,旨在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打通“最后一公里”,推動統戰干部沉下去、統戰工作活起來、統戰成效實起來,深化各民主黨派中央與地方合作共建,形成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特色品牌,統戰工作對全局貢獻率全面提升,為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凝聚了廣泛智慧和力量。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