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錦繡四川"歐洲行收官 巴蜀文化魅力大放異彩
本報訊(朱遜記者袁婧)記者10月18日從省僑辦獲悉,當地時間10月17日,“文化中國·錦繡四川”走進丹麥活動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至此,2019“文化中國·錦繡四川”歐洲行活動收官。從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到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萬國宮,再到哥本哈根,巴蜀文化魅力在歐洲大放異彩。
科學命名大熊貓150周年暨錦繡四川圖片展、四川宣傳片、川菜文化展臺,以及品鑒川菜、川酒、川茶,欣賞巴蜀特色文藝演出……豐富多樣的文化體驗讓不少歐洲朋友和當地華人華僑近距離感受到了天府之國的文化魅力。
在維也納,四川藝術家帶去的大木偶書藝、功夫茶藝和川劇變臉等巴蜀特色文藝演出贏得滿堂喝彩。在萬國宮,大熊貓主題的圖片、公仔、竹編、雙面繡……讓這里成為一個“熊貓世界”。在哥本哈根,麻辣牛肉干、鮮椒炒仔雞、紅油鐘水餃……獨具特色的川菜小吃,受到嘉賓們的一致好評。
“終于看到了久負盛名的川劇變臉,太神奇了!”奧地利聯邦議會副議長科勒表示,“天府之國”名不虛傳,期待奧地利與四川進一步加強合作,祝愿兩國人民友誼不斷加深。
世界自然基金會總干事蘭博蒂尼表示,基金會之所以選擇大熊貓作為logo,就是基于全世界人民對大熊貓的喜愛,“觀看了野生大熊貓的生活圖片,很高興看到四川省對大熊貓生態環境保護做出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北歐理事會主席、丹麥國會文化委員會主席、前副議長霍德對都江堰水利工程印象深刻。他說,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至今都在福澤四川人民,堪稱奇跡,“四川在兩千年前就為我們樹立了科技引領生活的榜樣。”
不少旅歐華人華僑也獲邀參加活動,驅車趕來。大家紛紛表示,活動增進了四川與奧地利、瑞士以及丹麥的友好交流合作,提升了四川在歐洲的影響力,也讓海外僑胞感受到了祖(籍)國的溫暖與力量,愿意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為推動中歐、川歐開展經貿、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貢獻力量。
此次活動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省僑辦、省總工會、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共同承辦,并得到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等機構的支持。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