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被深交所連發29問 大股東又陷資金危局
羊城晚報記者 陳澤云
近日,浙江高級人民法院公布的一紙判決,令興全基金等7家機構與金龍機電股東金龍集團的債券糾紛再次進入公眾視野,也讓本來已經麻煩纏身的金龍機電再陷泥潭。
此前,因并購“踩雷”、商譽減值、業務收縮、高管“換血”等一系列問題,2018年,金龍機電交出了一份巨虧24億元的年報成績單。對此,5月20日,深交所就下發了年報問詢函,連發29問要求公司做出詳細說明。此次大股東金龍集團所涉及的這筆債券糾紛總規模近10億元,根據判決結果,金龍集團已構成違約。
大股東可交債違約陷資金危局
金龍機電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主營微特電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金龍集團既是其大股東,同時也是實控人。
5月30日,裁判文書網發布了《興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興全睿眾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與金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公司債券回購合同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
金龍集團與興全基金等公司的這筆債券糾紛要追溯到2017年,當時金龍集團共完成了4期非公開發行可交債,累計發行規模約10億元。7家可交債持有人分別為興全基金、上海興全睿眾資產、興業國際信托、圓信永豐基金、中信信托、上海大樸資產管理、上海睿郡資產管理。其中,興全睿眾資產是興全基金全資子公司。
到了2018年3月,金龍集團陷入多起股權質押逾期違約債務,在相繼被司法凍結以及被券商強制平倉后,于2018年7月底被強制破產清算。
在此期間,對于上述這筆總計10億元的可交債,金龍控股董事長兼總經理金紹平出具了《擔保函》,承諾對到期兌付提供連帶責任保證。
面對金龍集團的風波不斷,興全基金等七家機構紛紛進行了大規模的換股避險,同時起訴金龍控股,要求金龍控股償付債券本金和相應利息。
浙江省高院判決,由于此前金龍控股發行的四期可交債已付了部分利息,上述機構對部分可交債進行了換股,所以金龍控股應向上述機構償付其余所欠本金及利息,同時,金紹平(金龍控股董事長兼總經理)承擔連帶責任。
目前,上述七家機構合計持有的可交債本金在經歷換股后還剩下2.9億元,其中,興全基金的6億元在可交債換股后還剩1.7億元。根據判決,因金龍控股構成違約,上述機構可以主張提前償付本息。
白馬“蘋果概念股”風光不再
2009年,金龍機電在深交所實現上市,隨后,公司開始為蘋果提供線性馬達,一度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白馬“蘋果概念股”。不過,從最新的年報來看,如今的金龍機電表現可謂“慘淡”。
就在5月20日,公司收到交易所年報問詢函,要求公司對2018年年報中大額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并購業績補償、處置資產等29個問題進行詳細說明。
這份年報數據顯示,金龍機電于2017年6月收購的興科電子,2018年實際凈利潤虧損1.17億元,距盈利1億元的當年業績承諾數相去甚遠。按照約定,業績承諾人林黎明應補償金額為2.09億元,但公司未將業績補償承諾確認在本期,原因為雙方就業績補償事項存在異議。
此外,報告期末,金龍機電對無錫博一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甲艾馬達有限公司、深圳市正宇電動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和興科電子4家子公司共計提商譽減值準備5.83億元。
2018年,金龍機電多個重要子公司出現大幅虧損,同樣成為監管盤問的重點。據披露,報告期內廣東金龍機電有限公司虧損4.83億元、金進光電(天津)有限公司虧損2.75億元、無錫博一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虧損2.28億元。
另外,公司報告期內的資產處置情況也受到監管重點關注。報告期內,公司處置了優利麥克51%股權、晶博光電51%股權,不再將其納入本期合并報表范圍。
5月24日,金龍機電公告稱,由于本次問詢函涉及問題較多,且大多數問題,需要年審機構核查并發表核查意見,將延期回復本次問詢函。
上述波動也進一步傳導至二級市場。從股價來看,今年4月底以來,金龍機電股價一路下行,更于5月20日觸及最低點2.9元。截至6月3日,股價收于3.23元,對比2017年11月27日停牌前的13.89元,股價下跌幅度超70%。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