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件“紅色藏品”免費開放
日前,由坪山區委組織部主辦的坪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館正式開館,并面向市民開放。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館擁有珍貴黨史文獻和革命文物約550多件,展示中國共產黨早期從1921年到1949年期間的重大歷史事件史料和珍貴革命文物。主題教育館的成立,是坪山區為大力弘揚優良革命傳統,增強全區黨員干部黨性修養,切實改進工作作風的實際舉措。
展出1921年至1949年間的革命文物
來到位于金龜社區的主題教育館,一棟紅色建筑物映入眼前。進入館內,望著那些陳列的“紅色經典”,仿佛穿越回到那段激情燃燒的崢嶸歲月。
主題教育館共分為三層,一層為課堂,擺放著古樸的講臺和木凳,用于團體學習黨的重要歷史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順著樓梯往上走,來到二層的“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歷史文獻陳列館”,這里主要展示中國共產黨早期,從1921年到1949年期間的重大歷史事件史料和珍貴革命文物。
在二層,筆者看到館內歷史最悠久的文獻史料:《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第二卷后改為《新青年》),是1915年由陳獨秀、李大釗創辦的,也是中國共產黨最早期的刊物之一。
同時,館內還擺放著槍支、手榴彈、子彈、號角等革命文物,以及《共產黨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刊物等珍貴史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展品上方擺放著的是反映中國共產黨各個時期的黨史宣傳畫,制作時間在196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四十周年之際,與這個時期的文獻史料、革命文物相呼應。
三層展廳主題為“永恒的豐碑”。主要展示為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作出重大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史料、照片、雕塑等,包括由上世紀80年代景德鎮藝術瓷廠制作的十大元帥雕塑像、新中國成立時第一批獲評的24位勞模圖集。
目前,主題教育館的珍貴黨史文獻和革命文物約550多件,由紅色收藏家陳龍提供。
將邀知名黨建專家授課
經過十幾年辛苦收集,陳龍用“文獻實物”真實講述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
據陳龍介紹,展品的收集是以歷史時間為軸線,列出每個時期的重要事件和節點,再對照進行文獻文物收集。
“我是從2003年開始收集展品的,到2006年進行大量收藏,現在擁有展品9000多件。”陳龍介紹,由于從小接受紅色教育的熏陶,他對革命歷史印象深刻,進而潛移默化地轉變成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在被問到通過什么途徑收集展品時,陳龍表示,自己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我們經常進行信息互動交流,有優秀展品時他們會把消息告訴我。”展品是從全國各地收集而來的。
為什么愿意把展品放到坪山展出?陳龍表示,坪山是東江縱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擁有紅色基因、紅色文化,在坪山展出展品,能讓人們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追憶紅色歷史足跡,感受川流不息的革命精神。
“我希望主題教育館以實物為依托,呈現中國共產黨歷史發展的全過程,用視覺和感官讓更多人深入了解歷史。”陳龍表示,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時代,通過實物呈現的方式,往往比課本上紙質化的內容更容易接受,將來還會邀請一些知名黨建專家來館里授課。
黃詩妤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