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工程!四川不斷提升農民工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胡斌答記者問

四川新聞網記者提問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5日訊(記者 李丹 文驥 攝影報道)2019年9月5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在成都金河賓館舉行。四川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負責同志圍繞“推進民生事業發展 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進行主題發布和答記者問。
去年以來,四川把做好農民工工作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制定出臺并強力實施“加強農民工服務保障十六條措施”、“促進返鄉下鄉創業二十二條措施”,并開展了一系列關心關愛農民工專項活動。在問答環節,四川新聞網記者提問“四川省農民工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是怎樣的。”對此,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胡斌進行了解答。
他表示,省委、省政府把服務保障農民工作為一項戰略性工程,制定實施了加強農民工服務十六條措施和促進返鄉下鄉創業二十二條措施,突出抓好轉移就業和返鄉創業,大力發展壯大農民工經濟,開展系列關愛農民工專項行動,不斷提升農民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體制機制日益健全。本輪機構改革,省、市、縣、鄉四級農民工服務中心陸續掛牌成立,全省基本形成了黨政主要領導統籌協調,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牽頭抓總,成員單位各司其職的工作機制。
就業創業穩中向好。堅持外輸就業與回引創業并重,在常態化抓好農民工轉移就業的同時,不斷完善政策、優化環境、強化服務,引導農民工能人返鄉創業,發展壯大農民工經濟。截至8月末,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2482.8萬人,實現勞務收入2947億元,累計返鄉創業農民工近68萬人,實現總產值4000億元。
技能培訓提質擴面。結合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和文化旅游等行業急需的人才,大力開展勞務品牌培訓、創業培訓和技能培訓,著力提升農民工就業創業競爭力。
服務平臺提質增效。統一打造全省農民工服務平臺,建立完善農民工檔案,農民工服務能力水平大幅提升。
服務保障全域推進。去冬今春扎實開展了專列專車、走訪慰問、證照辦理、治欠保支等專項行動,常態化推進農民工子女就學、住房保障、健康服務、文化生活、社保服務,大力開展文體活動,農民工獲得感和幸福明顯增強。
據悉,今年以來,全省共組織開展“暑期親情團聚”活動近180場次,幫助3700余名留守兒童實現了與親人團聚;組織農民工參加了全省第二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和首屆智力大賽;1.4萬人參加了全省第三屆農民工原創文藝作品大賽,3000多件作品參選,294件原創作品獲獎,在農民工群體中引發熱烈反響。
“下一步,我們將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斷推動農民工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和精準化。”胡斌介紹道。
一是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合力推進的強大合力。二是加強調查研究,探索規律,總結借鑒,著力完善農民工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三是開發農民工戰略性資源,系統培養使用農民工人才隊伍。四是落實“人財、人地掛鉤”的部分公共政策,推動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五是做深做實農民工服務網站和農民工檔案兩個平臺,著力提高服務精準化水平。六是統籌做好農民工穩就業、增創業、籌建農民工博物館等工作,努力為農民工提供人性化的關心關愛和精準化的公共服務。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