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四川全域旅游發展成為富民幸福產業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趙紅川答記者問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5日訊(記者 李丹 文驥 攝影報道)2019年9月5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在成都金河賓館舉行。四川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負責同志圍繞“推進民生事業發展 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進行主題發布和答記者問。
在記者問答環節,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趙紅川介紹了70年來四川旅游發展取得的成效,及未來如何持續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
四川是文化大省、旅游大省。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在探索旅游業發展的進程中,走出了一條四川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趙紅川舉例到,2006年首屆中國鄉村旅游節在成都郫縣農科村舉辦,成都被授予“中國農家樂發源地”,農科村的徐家大院被媒體稱為“中國第一家農家樂”。目前,全省有12個行政村被評為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同樣,四川紅色旅游、全域旅游、休閑度假旅游和旅游景區、旅游服務質量等方面均取得長足發展。2008-2017年,四川旅游一路創新發展,跨越提升。2018年邁過萬億大關。
“2019年,在全國率先召開省級層面的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全面推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趙紅川介紹,四川出臺了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推進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目前,全省有A級旅游景區613家,其中5A級景區12家,全國排名第五。4A級旅游景區260家,全國排名第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2家。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6個。還有大批特色鮮明的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文化遺產旅游線路等等。天府旅游名縣、文旅特色小鎮和三星堆、九寨溝、大熊貓等系列線路產品吸引了八方游客安逸游四川。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7月,全省旅游總收入6906.51億元,同比增長14.2%。全域旅游發展已成為惠及廣大群眾的富民產業、幸福產業。
趙紅川表示,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期待,全省文旅系統將著眼“一核五帶”的文旅產業發展布局,集中力量抓重大項目、推示范工程,重點推動實施八大文旅融合重點工程,全域推進三星堆大遺址保護示范區、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長征主題國家文化公園和大九寨、大峨眉、大熊貓、大香格里拉、大貢嘎、大竹海、大灌區、大蜀道、大遺址、茶馬古道等文旅精品線路建設,促進文化旅游與一二三產業和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縣域經濟融合發展,培育形成一批新業態新產業,帶動全省文化大繁榮、旅游大發展,實現文化旅游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的文化旅游的需求,實現高質量發展。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