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旬老校友再回母校 向廣漢中學捐出5萬元助學金
四川新聞網德陽9月13日訊(陳函 記者 周鴻)“廣中是撫育我的地方,我想在我有生之年,盡我微薄之力,幫助貧困學子完成他們的學業!9月10日,93歲的老教授謝緒愷再次回母校——四川廣漢中學,并拿出5萬元作為助學金,幫助那些入學困難和需要幫助的同學。
謝緒愷是廣漢中學初37班校友。1947年畢業于中央大學電機系無線電專業,1952年到東北工學院(現為東北大學)任教,是當年東北大學控制理論“第一人”。他給出了線性控制系統穩定性的新代數判據,成果令錢學森、華羅庚等學界巨擘拍案叫好。同時,還出版了接地氣的《高數筆談》。
向同學們發放助學金
廣漢中學93歲老校友回母校
捐出5萬助學金
9月10日下午,廣漢中學初37班校友謝緒愷教授一行滿懷深情地踏入廣漢中學的大門,他們的到來,讓第35個教師節顯得更為特別。
往昔崢嶸歲月浮現在老人眼前,一幕幕,一幀幀,都滋潤著老人的丹心。廣漢中學校長尹賢述、副校長馬洪國熱情的接待了謝教授一行。謝緒愷邊走邊聽,詳細了解這些年來,母校經歷的變化。
93歲謝緒愷再回母校
“廣中是撫育我的地方,我想在我有生之年,盡我微薄之力,幫助貧困學子完成他們的學業!崩先苏Z重心長道。謝緒愷介紹,他出生于貧困之家,“如果沒有當初廣漢人民2500塊錢的路費支助,我根本沒有辦法完成自己的學業,更別說取得現在的成就和為國爭光了。我永遠記得這份恩情,立志,這份恩情,我會加倍償還!我關心廣中貧困學子,特意拿出5萬元作為助學金,幫助那些入學困難和需要幫助的同學!”
他勸勉同學們說:“中國發展之快,趕超速度之快,世界震驚!中國的未來需要你們!”老人家還對同學們提出期望,希望同學們擁有永不磨滅的信心、遠大的抱負,立志成為國家棟梁。
謝緒愷教授給學子分發助學金時,他緊緊握住學生的手,叮囑學生:好好學習,早日成才。
他的研究成果
令錢學森、華羅庚等拍案叫好
謝緒愷是廣漢中學初37班校友。1947年畢業于中央大學電機系無線電專業,被安排到上海民航局工作兩年。
應聘來到東北后,1952年到東北大學(當時為東北工學院),歷任電氣工程系講師,數學系副教授、教授,是當年東北大學控制理論“第一人”,并編著有控制科學早期教材之一《現代控制理論基礎》。
1957年,中國第一屆力學會議上,年僅32歲的青年學者謝緒愷,大膽假設,縝密論證,給出了線性控制系統穩定性的新代數判據,成果令錢學森、華羅庚等學界巨擘拍案叫好。
復旦大學1959年出版的《一般力學》中,將這個成果命名為“謝緒愷判據”,清華大學教授吳麒、王詩宓主編的教材《自動控制原理》將“謝緒愷-聶義勇判據”與世界公認的兩大判據——“勞斯判據”和“赫爾維茨判據”并列,將原有的兩大判據變成三大判據,國際控制學界第一次出現了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研究成果。
提起這次半個多世紀前的會議,謝緒愷至今仍然記憶猶新:“我所在的小組共5人,一位哈軍工的老教授講完后,我第二個發言,步入會場時不覺眼前一亮,錢學森先生在第三排正中赫然就座,其后一排偏右的是著名數學家秦元勛先生,我內心非常激動,在匯報自己在線性系統穩定性方面的一些探索時,漸漸進入角色。”
手寫接地氣的《高數筆談》
他讓高數變有趣
2015年,已年近90的謝緒愷,深感現行高等數學教材內容偏重演繹推理,學生學習起來倍覺吃力。他有一個樸素的心愿:寫一本接地氣的高數參考教材,讓學生盡快地手握“高等數學”這塊工科“敲門磚”。
手寫22萬字書稿,手繪100多張圖表,10余次校稿……2016年12月,謝緒愷的《高數筆談》出版了,雖然只有184頁,卻讓人感覺沉甸甸的。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產實踐,一本好的高數參考書,一定是學生一看就懂的!敝x緒愷坦言,為了使數學通俗化、接地氣,他在書中也做了一些處理,他認為,數學教育不僅是傳授定理公式,更重要的是傳授思考方法。
這本書出版后,謝緒愷把全部的稿酬都用于購買這本書,贈送給學生、同事和同行們,還為學生們在書上題寫了“自強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訓。
在完成了《高數筆談》的出版工作后,謝緒愷教授筆耕不輟,努力為理工科學子打開一扇通往高等數學的大門,繼續寫作《高數筆談》的姊妹篇《工數筆談》,該書于2018年12月出版。
謝緒愷教授丹心育人的事跡被多家國家級媒體報道。2017年1月31日晚,謝緒愷獲評2017年度感動沈陽人物。
(圖由廣漢中學提供)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