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面向退役軍人等群體高職擴招報名將于10月28日開啟 最全官方解讀看這里!
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20日訊(記者 陳淋)為貫徹大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高職擴招百萬的重大決策部署,四川省已啟動了第二階段的擴招工作,主要招生對象為招生對象是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群體人員。
此次擴招考生報名分兩個階段進行:1.網上報名階段:10月28日至11月4日17:00;2.現場確認階段:11月9日至11月14日12:00。四川新聞網特別梳理了官方權威解讀信息,供符合報考條件的人員參考。
一、符合我省高職擴招的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這四類群體人員,他們的身份是如何界定的?
省退役軍人廳解讀關于退役軍人報考身份界定:符合我省高職擴招的退役軍人主要分為二類:一類是戶籍在我省的退役軍人;另一類是戶籍在外省,但在我省工作6個月以上的退役軍人。
具體流程為:退役軍人參加網上報名后,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將根據縣(市、區)招考辦提供的名單進行資格審核。對戶籍在本縣(市、區)而身份有異議的退役軍人,按通知在規定的時限內攜帶身份證、退役證(退伍證、轉業證)等材料到戶籍縣(市、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進行現場審核;對所有戶籍在外省,但在我省工作的退役軍人應在規定的時限內攜帶身份證、退役證、勞動合同證明、安置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開具的退役軍人身份證明等材料到網上報名時選擇的縣(市、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進行現場審核。其中,身份證、退役證需要原件及復印件,其余材料皆為原件。
省農業農村廳解讀關于新型職業農民報考身份界定: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取得培訓合格證書,且經過縣級農業主管部門認定并頒發新型職業農民證書的人員。重點是家庭農場主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
具體流程為:新型職業農民參加網上報名后,農業農村部門將根據縣(市、區)招考辦提供的名單進行資格審核。對戶籍在本縣(市、區)而身份有異議的新型職業農民,按通知在規定的時限內攜帶身份證、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合格證書、新型職業農民證書等材料到戶籍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進行現場審核;對所有戶籍在外省,但在我省工作的新型職業農民應在規定的時限內攜帶身份證、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合格證書、新型職業農民證書、勞動合同證明(或土地流轉合同證明)等材料到網上報名時選擇的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進行現場審核。其中,身份證、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合格證書、新型職業農民證書等需要原件及復印件。證件遺失的,由原發證單位出具證明文件。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解讀關于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工報考身份界定:
(一)下崗失業人員。《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5]186號)明確:下崗失業人員是指:1.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2.國有企業關閉破產需要安置的人員;3.國有企業所辦集體企業(即廠辦大集體企業)下崗職工;4.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失業1年以上的城鎮其他登記失業人員。
四川省現行《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以及就業統計指標中無“下崗失業人員”,只有“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就業失業登記工作加強就業失業統計監測的通知》(川人社辦發〔2015〕76號)明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是指: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失業登記的人員。失業登記范圍為: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要求,處于無業狀態的城鎮戶籍人口、土地(林地)被依法征用或流轉的農村勞動者、高校畢業生和居住半年以上的城鎮常住人口。其中,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包含從就業狀態轉為失業狀態的就轉失人員。
(二)農民工。《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問題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5號)明確:農民工是我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涌現的一支新型勞動者大軍。他們戶籍仍在農村,主要從事非農產業,有的在農閑時外出務工、亦工亦農,流動性強,有的長期在城市就業,已成為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這次擴招,考生們最關注的還是報名、考試和錄取等一些具體問題。請問這次擴招報名的具體時間?采取何種方式?考生們在選報學校及專業志愿時又該注意哪些問題?
關于報名時間和辦法
考生報名分兩個階段進行:1.網上報名階段:10月28日至11月4日17:00;2.現場確認階段:11月9日至11月14日12:00。
(一)網上報名階段:符合報名條件的考生于10月28日至11月4日17:00登錄省教育考試院網站(http://www.sceea.cn),選擇戶籍所在(在川務工的外省戶籍考生選擇務工地)縣(市、區)招考辦作為報名確認點,進行網上報名。網報時,考生應準確填寫本人基本信息,選擇類別(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或新型職業農民)并對其真實性負責。考生網上完成基礎信息及志愿填報后,應按報名網站的提示和要求,及時在網上繳納報名考試費。
(二)現場確認階段:考生須在11月9日至12日17:00前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戶口簿等材料(外省戶籍考生還須提供6個月以上合同證明)及其復印件,到本人報名時選擇的縣(市、區)招考辦對報名信息和志愿信息進行現場確認,采集面頰特征及指紋特征信息,核對《考生報名登記表》并簽名確認。未到現場完成確認的考生,其報名信息無效,退回報名考試費。
省教育考試院特別提醒:已參加我省今年5月24日至26日進行的高職擴招補報名的考生,應登錄網站更新信息,填報學校志愿及專業志愿,繳費,按規定進行資格審核和現場確認。
三、考生如何選報學校及專業志愿,如何參加入學考試,如何查詢考試成績及錄取結果?
省教育考試院:考生報名時應填報學校志愿及專業志愿。考生可登錄四川省教育考試院官網或招生學校網站查詢招生專業及計劃情況,在網報期間根據本人情況和意愿,依據招生學校的招生計劃、招生章程等相關要求,填報1所學校志愿和1個專業志愿,并選擇愿否服從校內專業調配。在10月28日至11月4日17:00前未完成志愿填報的,視為自愿放棄。考生應妥善保管自己的上網登錄賬戶密碼,并對其所填報志愿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
網報期間,省教育考試院將實時公布各高校志愿填報情況,考生可根據分學校的志愿填報實時統計信息,結合本人實際,修改學校及專業志愿。網報時間截止后,不得再修改填報的志愿。
考生考試工作由各招生學校組織進行。考生應到填報志愿的學校參加考試。考生免予文化素質考試,由高校組織與報考專業相關的職業適應性測試或職業技能測試,測試內容及形式由高校自定,成績總分滿分為350分。
考生須于11月19日至11月22日12:00前登錄學校網站查詢考試時間、地點等相關要求,并按學校規定的辦法和要求參加考試。考試結束后,考生于12月5日起登錄學校網站,查詢本人成績或擬錄取情況。
四、本次擴招,普通高等學校面向的是退役軍人等群體人員。那么,學費標準是怎么規定的?有沒有減免政策?
普通高等學校面向退役軍人等群體人員招生學費標準按現行收費政策執行。鼓勵高校適當減免學生學費。
公辦高校學費標準一般執行《四川省物價局、四川省財政廳、四川省教育廳關于在我省高等院校實行學分制收費改革試點的通知》(川價費〔2004〕118號 ),每生每年最高文科類3700元,理工科類4100元,藝術設計類6000元,中央部委屬院校、原中央部委劃轉地方管理的院校,可在上述標準基礎上適當上浮,最高不超過20%。成都航空職業學院民航類專業收費標準為5500元。
民辦高校學費標準由省發改委分校批準,核準學費標準均在8000元及以上。為鼓勵考生踴躍報考,從目前我們掌握的情況看,招生學校均不同程度減免了學費,實際收費標準在6000-8000元。
五、因為這次擴招考生大多為社會在職人員,請問有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措施,因材施教對他們加強培養?
高職擴招對學校教學條件、師資隊伍、教學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針對高職擴招后退役軍人等群體多樣化生源特點,學校需加強分類管理,因材施教,按照“標準不降、模式多元、學制靈活”的原則,針對不同群體的特殊性,實行工學交替、靈活多元的教學模式,嚴把教學質量關,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適應性和實效性,確保實現質量型擴招。
一是定制培養方案。根據不同生源的文化基礎、技術技能水平、從業經歷差異,分類定制人才培養方案。對持有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學習與培訓成果的人員,經認定可實施課程置換,如退役軍人可以免修公共體育、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能等課程,直接獲得相應學分。
二是分類精準教學。學生入學后根據自身實際,采用3-6年彈性學制,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理論性強的課程主要通過線上學習的方式,實踐性強的課程主要采用線下教學的方式。實施學分制教學管理、模塊化教學,加強過程考核和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為不同群體學生,提供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
三是校企協同育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聯合行業企業,共同制定教學標準,共同實施人才培養方案,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推進現代學徒制改革,實施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工學交替、半工半讀的學習模式,積極推行校企“雙主體”育人、“雙教師”授課,將企業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方法及時引入課堂教學,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加快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鼓勵學生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展就業創業本領,增強就業創業能力。
四是共享優質資源。不斷完善協同育人新機制,發揮國家示范等院校的示范帶動作用,通過組建提質擴招聯盟等方式,用優質校拉動一般校,共建共享教學資源,促進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整體提升聯盟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探索搭建就業信息共享平臺,統一發布聯盟學校的畢業生信息和企業用人信息等,為企業提供更多用人選擇;建立聯盟內就業信息交流共享機制,共同加強學生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