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女士“黑戶”30余年 綿竹公安助她領到人生首張身份證明
李女士的“黑戶”問題得到了解決
四川新聞網德陽10月26日訊(唐琦 記者 周鴻)“真的要感謝你們民警的幫助!苯,48歲的李女士在綿竹市公安局孝德派出所內領到了戶口本,不停地向民警趙明瓊表示感謝。
33年前,李女士因遠嫁外省將戶口從綿竹遷出,但卻一直未上戶。后因一些變故,從此她成為了“黑戶”;氐郊亦l的她找到了綿竹公安幫忙,最終解決了她“黑戶”的問題。
常年漂泊在外 她成了“沒有身份”的人
今年48歲的李女士是綿竹市孝德鎮茶店村人。1986年,她在父親的安排下嫁進了安徽宿州一戶王姓人家。1991年,李女士懷孕生子,并回到了老家辦理了戶口遷移證。本來是準備在安徽上戶的她,由于當年丈夫因違法犯罪進了監獄,上戶一事便被耽擱下來。1993年,李女士離婚后回到家鄉綿竹,在親友的介紹下,認識了家住新市鎮的楊剛(化名),因兩人都互有好感,便一直以男女朋友關系相處。
這么多年,李女士一直將戶口遷移證帶在身上,她以為這就是身份證明,因此從未考慮過自己戶口的問題。之后她和男友一直在成都打工,到了節假日便回到新市生活。后來戶口遷移證在地震中遺失,父母又早已亡故,妹妹也遠嫁他鄉,無人再能證明她的身份,就此落下了“黑戶”之名。受此影響,她在生活和工作上諸多麻煩接踵而至。
李女士介紹,在外打工時,由于其身份原因,她只能選擇在工廠做雜工勉強補貼家用,有時遇到廠里要求出示身份證辦理手續時,李女士不得不匆匆離職;乘車回家時,由于需要身份證購買車票,她也只能乘坐黑車。
此前李女士也想為自己落實戶口,辦理身份證,但由于自己忙于操持生計,辦理證件又需要諸多手續,這事便一直被耽擱下來。這么多年下來,李女士就沒有出過遠門,就連看病都成問題,如今年齡大了,她只想安定下來。
民警多方調查走訪 她終成光明正大的“綿竹人”
今年8月初,李女士回到綿竹,她找到當地派出所告訴民警自己“黑戶”的經歷,稱想落戶家鄉,希望能為自己辦理戶口。然而由于父母均已去世,住房也早已轉賣給他人,沒有親屬能為她證明身份,加上早年李女士就辦理了戶口遷移證,按規定她無法再辦理綿竹戶籍登記。幸運的是,她遇到了熱心腸的民警趙明瓊。
由于李女士目前在綿竹定居,若是在安徽上戶也也有諸多不便。經過短暫協商后,趙明瓊將此事與綿竹市公安局行政審批服務大隊溝通,同時開展調查走訪,期間更是翻閱了大量陳年檔案,深入李女士以前和現在生活的村組,詳細詢問當地村民、村干部,形成一系列證據,確認她的身份。后又聯系上了安徽宿州當地派出所,證實了李女士過去并未在當地上戶。經過民警們多方走訪取證和查閱檔案形成一系列證據,在綿竹公安近2個月時間的努力下,李女士終于可以結束30余年的“黑戶”生涯。
9月27日一大早,李女士就接到了趙明瓊的電話。當告知她的戶口已經辦理好并且可以領取時,正在打掃清潔的李女士立即放下手中掃帚,匆匆收拾一番便趕往派出所。當拿到嶄新的紅色《常住人口戶口簿》時,她的臉上流露著抑制不住的喜悅。
拿到戶口本和身份證后,李女士顯得格外開心,成為光明正大的“綿竹人”的她,接下來還有件最重要的事要去辦,就是和自己同甘同苦多年的“丈夫”楊剛領取結婚證,以后,他們要通過自己雙手過上幸福好日子,要四處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圖由綿竹公安提供)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