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為神百濟神州百億交易背后高瓴長期投入引爆創新藥產業馬家灣加油站鬧鬼
7月6日,中國創新藥物研發公司百濟神州宣布與美國制藥巨頭新基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和商業化百濟神州研發的PD-1單抗 BGB-A317,用于實體腫瘤的治療。同時,百濟神州將接手新基公司中國業務的運營和管理權,負責其在中國獲批產品的市場與銷售,其中包括兩個全球重磅抗腫瘤藥物白蛋白紫杉醇與來那度胺。根據協議,百濟神州將獲得新基公司2.6億美金的首付款,以及1.5億美金的股權投資,合計4.1億美金。未來,百濟神州還有可能獲得接近9.8億美金的里程碑付款(milestone payment),以及該PD-1產品在全球市場銷售額的分成。
粗略一算,這筆交易的總金額將高達近14億美金(約合95億元人民幣)。據了解,這也是國內藥企單品種對外合作的最高價。
被稱為中國創新藥物研發企業典范的百濟神州,由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美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博士,與前保諾科技公司(Bioduro)的創始人歐雷強(John Oyler),于2011年共同創建。百濟神州專注于研發分子靶向和免疫抗癌藥物,是國內第一批致力于原研新藥開發企業中當之無愧的佼佼者。
作為長期投資方的高瓴資本表示,百濟神州與新基的合作,是中國制藥公司國際合作史上的創舉,也是中國新藥企業登上世界一流制藥舞臺的重要里程碑。未來在新基的支持下,百濟神州的PD-1單抗將在美國全速開動大規模臨床試驗。收購新基制藥的中國業務意味著百濟在擁有國際一流新藥研發能力的同時,也具備了成熟的商業化腫瘤產品線,白蛋白紫杉醇與來那度胺是世界一流的抗腫瘤藥物,在中國還有著巨大的潛力和成長空間,這對于百濟神州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提升與轉變。
逆流而上的“中國好資本”
“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創始人王曉東博士的話,言猶在耳。
然而這一切,僅僅在三年前,對于很多人來講,還是絕對遙不可及的事情。
百濟神州于2016年初逆勢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當年赴美IPO的第一家中國公司。公司上市前不久,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剛剛從將近3600點一路重挫至幾乎2700,短短30多天,跌幅超過1/5。紐約的冬天很冷,生物科技股的市場寒流更甚。
逆流而上的投資者中,高瓴資本,尤其醒目。
這家被譽為“中國好資本”的投資機構,參與和支持了百濟神州公司從成立以來的每一輪融資,是百濟神州在中國唯一的全程投資人。從2014年的A輪,到2015年的B輪,從2016年納斯達克上市,到上市后的定向增發,高瓴是百濟神州每一輪股權融資的核心投資人(lead investor)。
在很多不明究竟的外人看來,高瓴對百濟神州的投資,不啻為一場豪賭。彼時,百濟神州只有一個藥物進入了I期臨床試驗階段,而今大放異彩的兩個核心產品還處于臨床前階段。王曉東曾坦言,創業之初,“研發的四五個項目都失敗了,企業最困難的時候賬上只有1萬多塊錢。”
缺乏臨床數據,公司又正處于從許可模式(license in)向自主研發模式轉型的時期,潛力再大,也是口說無憑。那時候,中國的制藥企業中超過90%以生產仿制藥為主,幾乎所有人都不相信中國制藥企業有出色的研發能力。
鑒于百濟神州優秀創始團隊的聲譽,有些投資人也曾慕名而去,但都在了解到新藥開發的風險和公司面臨的諸多不確定性后又掉頭離開。可見,彼時創新藥企業是中國投資人不敢、不懂或不愿去觸碰的冷門領域。
堅持到最后的高瓴,又一次被很多人笑稱不愧是“人傻錢多”。
和靠譜的人,做有意思的事
其實,高瓴的投資團隊當年就是看中了王曉東博士和他的科學家們“靠譜”,有圈中人如此說。
“找一群靠譜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這是高瓴創始人張磊經常說的一句話。不管是投資還是為人,他都經常強調,要“做時間的朋友”,“Think big, think long”。
高瓴投資百濟神州,既是看重了它無與倫比的創始人團隊,也是因為百濟神州的企業文化:強烈的好奇心、真正的誠實,和追求“同類最佳”(best–in-class)的信念。這種精神同高瓴的文化核心不謀而合。
很多業內人士都認為高瓴資本在投資醫療上有獨特的優勢,因為其基因決定了它骨子里不求短期回報,可以放眼十年二十年,做時間的朋友。據悉,高瓴內部很早就成立了專業的生物醫療行業投資團隊,重點關注生物技術、創新藥研發、海外創新藥和醫療服務的引進,挖掘處于快速成長中的海內外優秀生物醫療企業。
百濟神州的立身之本在于扎實的生物學研究。在王曉東院士的帶領下,公司建立起了極強的生物學研究團隊,在研發每一個藥物的時候,都以追求“同類最佳”為目標,實現產品的差異化和最優化。例如,雖然中國和美國已經有多家企業研發了PD-1單抗,但是百濟神州專門設計了其PD-1單抗完全去除抗體Fc端的功能,進一步減小其ADCC(抗體介導的細胞毒效應), CDC(補體介導的細胞毒性)效應,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發揮腫瘤殺傷作用的免疫細胞(T細胞)的功能,從而使其成為一個更強IgG4單抗。這個獨特的設計帶來了更強的抗腫瘤效果,而且毒副作用更低,這也是新基公司選擇百濟神州PD-1的核心原因之一。另外,為了追求差異,百濟神州還設計了其PARP抑制劑的化學結構,使其擁有極好的血腦屏障滲透率。這樣,該PARP抑制劑就具備了獨特的治療腦部腫瘤的潛力,和全球同類PARP藥物相比有著巨大的區別。
據悉,百濟神州為了追求最優藥物,在公司內部設定了極高的篩選門檻,也因此放棄了多個按行業標準衡量其實非常優秀的在研項目。
投資百濟神州之后,高瓴憑借對制藥行業和市場的深入研究與專業判斷,為百濟神州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支持,特別是如何在中美兩國都能夠最大化公司價值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幫助。在商業化策略、注冊與審評政策、臨床開發路徑、國際合作策略和人才招聘等方面,高瓴的團隊都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多年積攢的經驗,以及不被市場左右的判斷與百濟神州的管理團隊共享、商討,群策群力,幫助百濟神州在所有關鍵時點做出最準確、最恰當的決定。
助“非常之人”,成“非常之功”
在生命科學領域,創新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創新藥的研發是同死神賽跑,也是在與國際同行比拼。
百濟神州通過對藥物與靶點生物學特征的深入研究來開發最優的藥物。經過生物學優化設計后,其研發的BTK抑制劑BGB-3111,相對強生的ibrutinib有更高的血漿暴露量,對血液和淋巴結中的藥物靶點顯示了完全的、24小時的抑制,顯示BGB-3111的療效優于ibrutinib。在今年6月召開的第十四屆國際淋巴瘤大會上,百濟公布了BGB-3111在WM血液腫瘤中的一期臨床數據,應答率(ORR)達到了90%,深度應答率(VGPR)達到了43%,遠遠高于ibrutinib VGPR 16%的歷史數據。在這樣優秀的數據下,經FDA同意,百濟神州今年初在美國啟動了與強生的ibrutinib在WM血液腫瘤中的優效性頭對頭(head to head)對比試驗,創下了歷史上首次由中國企業在頭對頭優效性對比試驗中挑戰國際重磅藥的先例。
在近些年美國一流的學術大會ASCO和ASH中,百濟神州持續披露其核心藥物BTK抑制劑、PD-1單抗和PARP抑制劑的臨床數據,其質量絲毫不遜色于國際大型制藥企業。百濟神州同時具備大分子(抗體)和小分子(化學藥)新藥的獨立自主研發能力,這在全球來看,至今都是非常少見的,哪怕是美國本土的創新藥企業也很少兼具這兩種能力。百濟神州還同時具備血液腫瘤以及實體腫瘤新藥的開發能力,專攻腫瘤新藥和免疫治療,后兩者是未來20年全球腫瘤藥物研發的核心方向,大勢所趨。
憑借著對行業的深厚積累與扎實研究,除百濟神州以外,高瓴接連投資了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等一批優秀的醫藥科技企業。去年,信達生物先是因4個月內連續啟動3項III期研究備受業內矚目,繼而又因2.6億美元的D輪融資再次刷新國內生物制藥融資紀錄;而君實生物也是國內抗體創新藥物企業中的佼佼者,其大部分抗體新藥在國內研發與注冊進度都遙遙領先,高瓴是君實生物唯一的A輪機構投資人,見證了公司成立以來的高速成長。
2015年初的亞洲金融論壇上,張磊就曾明確表示,看好醫療健康行業,堅定推動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的創新與發展。他認為當前中美兩國醫療服務領域的差距還很大,中國擁有巨大和長期的發展空間,未來十年中國醫療健康領域也將會在格局上出現巨大變化。近兩年,高瓴資本已經將健康醫療領域作為投資的重要方向。2015年初,高瓴將美國頂級非營利醫療機構梅奧醫療集團引進中國,并與之共同成立合資公司惠每醫療,全面引進并本土化梅奧的先進醫療技術、管理經驗和培訓服務體系,力求惠及每一位中國百姓。
蓋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在去年未來論壇舉辦的年會上,張磊引用百濟神州的研究成果表示,在優秀科學家和創業者的推動下,未來生物科技的創新將超乎大家的想象。創新剛剛開始,中國醫藥的發展前途無量。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