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的短信數據洞察城市:2017深圳城市大數據活躍報告發布n0684
中新網7月29日電 7月27日,第一財經旗下的DT財經,在深圳發布《2017深圳城市大數據活躍報告》,做出了新的嘗試。報告以這座被譽為改革開放橋頭堡的城市作為對象,通過匯聚其165個地鐵站輻射圈的大數據,對深圳多項城市功能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為政府的政策制定、人們日常的經濟決策、商業選址和城市規劃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
DT財經主編王小喬說:“我們希望借助大數據,可以幫助人們更容易、更全面的認識一座城市,察覺到各個城市中正在發生的變化,記錄下城市變遷擴張的路徑。”

深圳地鐵站實力排名發布
報告發布了深圳地鐵165個站點輻射圈綜合實力排行榜。位于福田區的購物公園站成為深圳綜合實力最強的站點,羅湖區的大劇院、國貿兩站緊隨其后。
綜合實力排名體現了對城市多元化的深刻理解,一個有特色但各方面全面發展的城市區域,是更值得名列前茅的。
報告發現,深圳的購物公園站輻射圈除了在居住方面出現了短板之外,其他各項得分都處在相對領先的地位。國貿作為老牌的深圳核心區之一,在商業消費力、居住等級與交通友好程度上都已明顯落后于購物公園。風光不再的山寨手機圣地華強北,在這次排名當中也躋身前十,從數據的角度回答了近年來關于“華強北是否已死”的問題。
排行榜中得分最低的是塘尾、碧頭、后亭等站。這些區域在各項指標中表現出的實力都相對較低。但報告同時指出,坐落在深圳這片改革開放的熱土上,很多低分區域未來的發展空間一定更大。

多維數據重新認知這座城市
報告最大的特點在于利用了多維度的數據源,既包括了城市內部的建筑、交通、地理位置信息,還涉及了人們日常生活留存在線上的購物、餐飲、出行等信息。
與此同時,在“解剖”城市的方式上,DT財經打破了以往研究慣用的區劃和街道區分方式。使用人們日;顒又谐R姷牡罔F站作為錨點進行研究,角度新穎、顆粒度更細。
在大型城市的地圖上,地鐵線路形成最重要的脈絡,地鐵站點出入口集中大量人流,其周邊區域因此匯攏各類資源。以地鐵站為中心向外輻射的小區域,成為城市的節點。
為此,DT財經收集了深圳165個地鐵站輻射圈的14個靜態和動態數據指標,嘗試描述城市的復雜有序性,重構城市的認知坐標,重新認識這座始終在發生變化的城市。
這14個數據指標包含了商業、商務、居住和交通等多個維度,以此為基礎建立起“BLECTS指數體系”,將深圳的地鐵站輻射圈劃分為綜合實力強勁的“宇宙中心的候選人”、偏重商務的“公司達人的聚集地”、包含各類園區的“功能單一的圈地狂”、商業居住混合的“衣食住行的大本營”和消費溢價高的“享受人生的躺玩區”等5類,并逐類進行了分析。
報告結論顯示,“宇宙中心的候選人”這一類別下的站點在深圳的分布,呈現出相對零散的狀態。這類站點代表的是除了居住功能之外的各類指標都非常強的地鐵站,絕大部分屬于人們印象中城市最繁華的中心區域。
這些分布特點也形象得說明了,深圳在城市的整體規劃上屬于多中心的模式。與上海、尤其是北京呈現出相對單一中心的城市規劃特征明顯不同。
另外報告還發現,深圳的居住和商業配套均衡的站點比較多,在其他超大型城市可能出現的極端“睡站”,在這座相對年輕的城市當中并沒有出現。
數據輔助購房與商業選址
除了宏觀地描繪了深圳這座城市的面貌之外,報告還為個人與商家提供了許多問題的參考建議。譬如,通過對房價、居住規模和周邊配套數據的分析,發現深圳的長龍站、南聯站可能是深圳生活功能相對于住房價格最劃算的地鐵站。
而在發現下一個商業潛力空間上,報告指出,通過居住規模與商業規模的分析,發現橫崗、雙龍的商業可能趨于飽和,但登良、蓮花北附近則可能存在空白等。對這些問題的探討,與每一位工作生活在深圳這座年輕而有活力的城市中人有著很強的貼近性。
無論是從地鐵輻射圈大數據重新觀察城市的全新方法,還是上述貼近性更強的數據解決方案,都在7月27日的活動現場引發了嘉賓的熱烈討論。
深圳地鐵萬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建華、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交通項目主任劉岱宗、深圳都市交通規劃院副院長韓國華、e成科技合伙人陳鴻博士、URBANUS都市實踐建筑設計事務所合伙人劉曉都、中原地產(深圳)二級市場董事總經理玉家雄、香港理工大學高級研究員李欣博士、第一財經編委王小喬(排名不分先后)等嘉賓出席了本次報告發布活動。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