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B級車半程微降 前五名"搶"七成市占率
“國五清庫存,中級車走量不少,包括我們的競爭對手,都在消化存量。邁騰在上個月(6月)賣了20多輛,聽說帕薩特和凱美瑞,甩得更猛。”沈陽某一汽大眾4S店銷售人員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說。
6月的市場“逆襲”,在車企和經銷商的意料之中,從行業數據來看,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達到1766040輛,環比上升11.6%,同比上漲4.9%,車市時隔12個月后再迎正增長。其中的關鍵因素,非“國五、國六”排放切換莫屬。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報告稱:由于國五庫存消化的時間緊、任務重,加之今年上半年以來終端消費持續疲軟狀態,這給經銷商和廠家帶來巨大的壓力。即便部分廠家安排了庫存調劑等各種預案措施,大部分經銷商也認識到只有實現自主銷售才能使國五消化的綜合損失降到最小,因此經銷商仍是努力實現零售,著眼半年或全年目標。
聚焦到合資B級車市場,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6月銷售18.1萬輛,同比增速高達8.5%。但即便如此,也無法彌補上半年的整體“虧空”,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的統計來看,銷量前12位的B級車(去年同期沒有亞洲龍,在統計時做了剔除),累計銷量為581255輛,比去年同期下滑4.3%,倒也“跑贏”了大盤。
縱觀合資B級車統計數據來看,“兩極分化”現象持續加劇。排名前五位的競品(包括雅閣、帕薩特、凱美瑞、邁騰和君威),累計銷售423224輛,占比超過70%,即便加上榜單外部分合資B級車(類似C5、508、K5等,但銷量可謂寥寥無幾),七成的占比依舊具有參考性。
與去年相比,即便遭遇了更為持續和慘烈的市場下滑,但合資B級車仍能保持相對穩定,實屬不易。一方面,SUV的增速下滑劇烈,部分專家也指出,回歸轎車,尤其是家用中級轎車的趨勢,有所顯現;另一方面,包括雅閣、凱美瑞、帕薩特等車型正迎來產品生命周期的上升階段,市場競爭力突出,同時還有類似亞洲龍這樣的新軍進入,增加了細分市場的“人氣”。
從具體車型來看,雅閣從去年底開始,一直保持領跑,月均銷售接近2萬輛,其性價比優勢明顯,與邁騰、凱美瑞相比,單車均價便宜2萬元左右。邁騰的頹勢,證明了合資B級車市場的殘酷,“新品效應”明顯加劇了市場的充分競爭,數據顯示,邁騰1-6月銷售78721輛,同比下滑23.7%,失速明顯。
帕薩特依舊累計銷量排名第二,在渡過了產品換代的磨合期之后,正逐步發力追趕,全年有望與雅閣一爭高下;凱美瑞目前是銷量和價格體系保持“雙贏”的代表,尤其是混動車型的熱銷,為其步步逼近帕薩特,提供了差異化利器。
作為中級車“新軍”,亞洲龍從今年3月底上市以來,銷量逐步攀升,整體表現尚可,已連續月銷在6千輛以上,考慮到其新車價格剛性較強,下半年仍有不小的突破空間。至于美系品牌的代表,君威在今年的表現突出,目前超越了天籟,累計銷量排名前五。
名圖和蒙迪歐,依然同比下滑明顯,從一個側面凸顯了企業品牌力不足的軟肋,即便采取了頗為激進的降價策略,但目前來看收效并不明顯。長安福特全國銷售服務機構總裁楊嵩,在半年媒體溝通會上表示,穩定渠道和提升內部效率,是目前的當務之急,其渠道庫存已降至28天,大幅緩解經銷商資金壓力。
乘聯會相關領導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采訪時強調:上半年是以“去庫存”為主特征,下半年的“補庫存”趨勢將進一步顯現。上半年部分車型的國六車型剛剛申報定型,尚未生產到位,截至2019年6月20日,市場上僅有99家企業共2,144個國六車型,約占市場上銷售車輛型號的一半左右,國六車型產品的供給是逐步推進的,需要一個過程。此外,考慮到7月是傳統的市場淡季,預計8月才能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市場行情。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